一路舟車勞頓又爬了了幾裏地山路的韋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終於到了小崗村村口。
小崗村座落在河平縣最偏僻的地方四周環山,六月正是小崗村豐收荔枝的時間。在河平縣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整個河平縣也隻有小崗村適合種荔枝。
所以說整個河平縣的所銷售的荔枝有一小半都是小崗村種的,甚至周圍幾個l縣小商販超市那種銷售場所的荔枝都有小崗村種的,不過少的可憐。
不過因為地處山區,沒有平坦的公路小崗村每年種的荔枝都是村民們自己一袋一袋往外背的。
縱然小崗村有這麼好的種植資源,因為運送的原因小崗村一直處在中下等的經濟水平,如果有時遇到連下幾天的大雨這荔枝就隻能眼睜睜的看這壞掉。
“吆,小天回來了!”正蹲在村口大樹旁抽著煙袋的四爺爺看到從遠處走來的小天打招呼道。
“嗯,回來了,四爺爺您吃了沒?”韋小天放下手中裝著被子的麻袋擦著頭上的汗說道。
“還沒呢,來把被子給我我幫你提回去”四爺爺站起來把放在韋小天旁邊的被子提了起來。
“不用不用,我自己拿就行”韋小天趕緊伸手搶著提。老頭八十多了,雖說身體還很健康。可韋小天也不想讓這位老祖宗出啥閃失。
“咋,嫌我老了,覺得我不行了”四大爺生氣道。
“怎麼會呢,四爺爺您還年輕著呢”韋小天趕緊說道。
“想當年我和你爺爺他們進山裏麵……”四爺爺抽了一口旱煙說道。
“四爺爺咱們趕緊走吧我這都累了一天了”聽到四爺爺又要開始講他那講過不下幾百遍的長篇大論趕緊打斷。
“行,走”四爺爺將煙袋鍋掛到了背上說道。
“不過我當年和你爺爺他們……”四爺爺。
“唉!”韋小天一臉苦逼的默歎了一口氣。
一路上也有不少熟人打招呼,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小崗村一小半人姓韋都是本家。
一盞茶的功夫一個標準的農家小院映入眼簾,青磚黑瓦,小菜園。
“爸媽我回來了!”韋小天推開大門喊到。
“唉唉,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急性呢”四爺爺看到韋小天著急忙慌的跑了進去說道。
“也對這都幾個月沒回家了”四爺爺自言自語道。
“沒人?”韋小天看沒人答應納悶道。
“你爸和你媽在地裏給荔枝樹打理呢”四爺爺對葉楓說。
“這都幾點了還沒回來,四爺爺您坐我給你倒杯茶,晚上就留在這我去做飯”,從四爺爺手中接過被子韋小天招呼道。
“不了,我那羊還在地頭拴著呢,我待去看看”四爺爺磕了磕煙袋鍋。
“那行,四爺爺您路上慢點,有空過來玩啊”韋小天到門口說。
“嗯”四爺爺揚了揚煙袋鍋回應。
四爺爺走後韋小天喝著茶歇了會兒,就開始淘米洗菜做飯。
在學校呆了那麼長時間,韋小天早就非常想念家裏的飯了。
雖說家裏做的飯沒有學校的飯賣相看著誘人,但是吃不膩呀。都是用自家小菜園裏種的菜沒有任何農藥殘留,都是純天然無汙染的有機蔬菜。在縣城還吃不到這樣的菜呢,最重要的就是家裏的這口大黑鍋了。做出來的飯菜可比那些燃氣灶,電飯鍋做出來的香多了。
記得有一次學校餐廳一樓就有人吃麵條的時候,扒出一直半個小手指那麼粗長的白色肉蟲。
可把韋小天惡心壞了,雖說韋小天不經常去一樓吃飯但每個星期也會偶爾去個幾次。從那以後韋小天再也不去一樓吃飯了。
半個小時候左右韋小天飯也做的差不多了,灶堂裏的柴禾還紅紅的亮著。
照亮了韋小天心中的往事,想起兩年前為了她從新走入校園。發現她早已不是那個她,倍感失望的韋小天早已沒有在高中待下去的欲望了,這次放假回來打算跟父母說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