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嶺深處遇牡丹(1 / 2)

禹拜別贇州,又半個月之後,禹行至去天師洞必經之秦塞。

此時,盛夏轉為金秋,路遇紅葉小徑,趁著醉人醺醺的林風,禹披革,負武臨別所贈防身之箭,大步走著,潺潺河流飄著霧氣,極目遠山雲霧繚繞,山穀幽靜,繁華似錦,鷹擊長空,滿穀盡是似胭脂的餘香味,置身其中令人而心曠神怡,塵世的煩惱一掃而空。禹沿河而行,腳下小徑徘徊曲折,涉山趟水,眼前忽而海闊天空,忽而參天古木遮天蔽日,穿行其間,禹亦心靜如水。若是此時有美酒一壺,禹必定賞景獨酌,諸峰聳立。行至圭峰,禹駐足歇息,此時無人與其話,卻已有斜陽,這裏如此險峻,林密夜路難行,禹心想需早尋一棲身之處,而後攀於圭峰。突然,有一豹於林間穿行,見禹,呲牙咧嘴,視之為口中餐,禹鎮定,以前常狩獵的他,徒手能搏猛虎,況有箭在手,更加釋然,隻見那豹飛襲而來,血口大開,禹疲憊不與其鬥,挽弓搭箭,待豹快接近時,箭出即斃,收弓後,頭也未顧就走,頓感乏力。

夜色漸襲,禹眼前見一天然石洞口,刻丹靈洞三字,滿布秋藤,不見藤根始何處,藤尾近接地,在徐風拂動下微擺。接近洞口,禹彎腰向內看去,似有餘光,輕步小心翼翼入內,恐內有野獸而手觸弓。窄窄通道,兩壁微微滲出水滴,行數十步,豁然明朗,洞內中央一水池,有水草生,小池水青綠,像無瑕翡翠一塊,倒映洞頂於水麵。禹環視,驚有奇花於洞壁,充滿靈氣,石壁生花?禹萬萬不解,感歎如此別有洞天。

禹不再多想,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如此愜意之境,禹困頓不已,而睡意濃濃,懷抱弓倚洞壁閉眼休憩。此時卻生異象:隻見那奇花泛銀光,慢慢大作,而後奇花消失,卻現一青衣女子,臉頰帶含苞欲放的淺笑,雙目如玲瓏,腰肢纖細而美感驟生,回眸見禹酣睡,似有疑惑,她數百年未曾見人至此,今怎會有人來?禹剛淺睡,恍惚中似有人影,努力睜眼便看見女子注視著他,立馬清醒,剛才以為幻覺,此時卻不解,山林常有野獸,一身著他從未見過的華麗衣衫的女子為何在此?

“姑娘為何在此?莫非賞景迷路?”禹起身帶著疑惑問。

“此乃我家,我當然在此,反倒是你,何故來此?“女子回道,緊接著又反問道。

”這是姑娘家?“禹一聽震撼再問道。

”正是,我居此已有幾百年,這丹靈洞,便是我家。“女子回道。表情毫無波動,依舊淡雅寧靜。

”幾百年,莫非姑娘乃仙子?我素聞世間有仙,如今果真見了?“此時禹大駭不已,他曾聽聞世間有修仙之人,從未見過,如今見了,實在讓他匪夷所思。

“我並非什麼仙,隻是一朵靈花牡丹而已”女子回道。

“靈花牡丹?那為何在此清居?“禹問道,此時平靜了許些,語氣不再顯之前那般驚訝。

”當年我落根於此,所以從未離開過,一直深居於此,習慣了這裏,不想入凡塵喧囂。“女子道,說話聲似帶靈氣,悅耳動聽。

”原來如此,我乃夏禹,來於羌州,敢問姑娘芳名?“禹說道,又問。

”百年來從未有人來此,又不曾入世,所以不知塵世我該為何名,故無名吧。“女子輕輕的說,眼簾微含落寞。

“姑娘自詡牡丹靈花,既能相遇,怎能不知名,那便喚牡丹可好?”禹說道。試探的問,他想,能在此人跡罕至之地相遇,便是緣。

“嗯,倘若有天我入塵世,以後俗名便叫牡丹。”女子回道。淺淺笑意,隻是應允,可能她也不知自己將來會如何。

“不知你此去何處,入這荒山野嶺凶險之地?”不待禹語牡丹又問道。

“我有要事欲去天師洞,為走捷徑路過此地,天色晚了,見此洞便想休整一晚。“禹回道。

“我曾聽聞天師洞在雍州遮陽山,離此地或有千裏之遙,徒步得餘月,而秦地又路途艱險,常有異獸出沒,你可知曉?”牡丹問道。

“我亦聽聞姑娘所說之事,自羌州我已行數月至此,況且我所做之事關天下蒼生,再難再凶險,我絕不退縮。”禹堅定的說道,語氣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