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送回國2-稀缺(2 / 2)

然而這種稀缺心態並不能完全由我們控製。研究顯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一旦都身處貧窮,都會產生稀缺心態,從而降低流體智力和執行力。(貧窮最為典型,以下拿貧窮為例)從這一點來,也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不同造成了我們不同的心態。對於非洲貧困國家的人們來可能吃飽飯就已經足夠可以了,對於美國的窮人來也許擁有一個獨立的衛廚空間才感覺沒有那麼稀缺,對於歐洲的窮人或許買上一輛車或許稱得上挨得著貧困線上的一丟丟。我們所處的位置往往決定了我們處於什麼狀態,是稀缺還是富足。富足的人有足夠的緩衝地帶,他可以優哉遊哉,不會因為一項錯誤的消費行為而陷入困境。同樣的買了一件不實用很容易就壞了的皮草,富人可以毫無在乎地丟入儲藏櫃,從此再不穿,打碎一瓶昂貴的花瓶也不覺得有什麼;而窮人呢,往往耗盡他一兩個月的工資,直接的後果可能就是下一月的房租拿不出來,淪落到靠泡麵度日的地步。所謂的“餘閑”,就像一筆緩衝的應急資金,可以在最關鍵的時候救你一命,不致陷入債務負擔。所以,我們常常,像老子伸出舌頭的“以柔克剛”,禪家的不急不慢,打太極拳一樣,給自已留下足夠的餘地,在火車快要出之前,提前分鍾到就不會急急忙忙。所以人們也才,你的恐懼是最大的敵人,把所有可以揮出來的實力都給內耗掉了。慢一點,放鬆一點,給自已多空出來一點時間,多貯備一點資金,不要做一個被稀缺俘虜的戰戰兢兢認定自已就如此的“1ser”(經濟上,時間上,社交上的匱乏者)會不會更好?而不要把自已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否則一下不心,這個沒有完成,就造成下一個也遲了,永遠“遲了”的狀態,永遠在別人做下一個的時候馬不停蹄地趕著上一個任務,像多米諾骨牌一個推倒滿盤皆輸。不要囿於管中的思維,把眼光放遠一點,看看我們是如何越忙越沒有時間,越窮越沒有錢的,越孤獨越沒有朋友的。而所幸的是,稀缺心態就像一個人的生理節律,作為一個人的心理節律(如智商,執行力的波動)任何人都無法避免,所以事實上你或許沒有別人笨更沒有毅力(不必再為自已克製不了誘惑而感到羞恥了),僅僅是因為你陷入了稀缺困境而不可自拔。對於稀缺,就像人開心了會微笑,生氣了會脾氣一樣自然,但是當我麼意識到自已正處於稀缺的邊境時,或許我們有辦法避免稀缺帶來的一係列惡性循環。我們可以采用外在的幹預,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視野中,讓“疏忽”等於“默許”(而不是陷入羞愧與自責),保持警覺,找準關聯行動時機節約利用帶寬,在帶寬充裕時行動,從富足起步,以餘閑應對突事件。

用書中的最後一段做結,“沿著稀缺的線索向上追溯,我們就能看到充裕:蕭條,是由我們在繁榮階段的行為所導致的;最後一刻的拚搏,是由我們之前幾周的不作為所造成的”,規劃和管理好“帶寬”,稀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再用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做結,“當你隨時可以放棄並且不覺得堅持是一種責任的時候,你接受了自已哪怕是廢物的事實而生活的一切都成了獎勵”。去接受稀缺,因為稀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心態。

我翻閱著白皛桌上的一本白色書本,寫的內容是稀缺心態!我從中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