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亞投行籌建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及應對策略(3 / 3)

(4)潛在的投資風險。基礎設施建設往往周期長,投資回收漫長,投資風險比較高,尤其是跨國基礎設施建設,由於環境陌生,信息了解不夠全麵,風險隨時都可能發生。大部分亞洲國家尤其是中亞和南亞,國家信用評級比較低,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也比較低,投資項目本身就麵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而且這些區域內政治動蕩,軍事局勢不穩,甚至存在著領土爭議,這都會引發政治、軍事、安全等非經濟因素所致的投資風險。再加上近些年“中國威脅論”盛行,一些國家對中國的迅速崛起存在隱憂,這對推動亞投行的投資活動也造成了負麵影響。

三、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應對策略

1、認真借鑒多邊開發金融機構的成功經驗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其運營管理都相對比較成熟。亞投行應該在確定自身職能和宗旨,明確自身發展定位的前提下,汲取國際金融機構的成功經驗,實際解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問題。尤其是國際金融機構在投資項目管理和建設項目後期評價反饋機製上的成功經驗,亞投行要積極吸收、改造、創新,使之成為一套適應於自身發展的完整體製。

2、協調好與域內域外組織和國家的關係

中國和亞洲區域內很多國家的文化、價值觀都存在一定差異,在推進亞投行的運營過程中,要加強與這些國家的溝通與交流,求同存異,要細心傾聽中小國家的訴求,對於它們提出的建設性意見要予以采納。毫無疑問,亞投行的構建對於域外國家和組織構成了壓力,尤其是美國、日本等,亞投行要淡化爭奪亞洲地區金融主導權的形象,積極向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性金融機構請教學習,共同致力於亞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加快國際金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一個組織或者機構的發展最終都離不開人才的引進,隻有強大競爭力的人才隊伍才能確保亞投行這樣複雜龐大的多邊機構高效運轉和平穩運營。亞洲開發銀行自從建立開始,就非常重視人才的引進,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力求保證組織內部人才的專業化、國際化。亞投行應該立即著手這方麵的準備,麵向全球招賢納士,當然最佳的情況就是能夠通過本土人才的專業化、國際化來實現亞投行的強大生命力。

4、拓展融資渠道,實現資金多元化

任何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脫離不了私人部門的參與。亞投行如果僅僅依賴於各成員國的初始資本注入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隻有充分調動民間力量,引進更多資金渠道,利用金融杠杆才能擴充亞投行的可利用金融資源。亞投行可以積極探討公私合營的投資模式,盤活金融資源,真正實現資金的多元化。

【參考文獻】

[1] 孫興傑:亞投行的前景與挑戰[J].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4(10).

[2] 李娜:亞投行:人民幣“走出去”的新平台[J].國際融資,2015(5).

[3] 白秀蘭、趙非甦: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現實分析[J].國際金融,2015(3).

[4] 張曉蘭、藺奕茗: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影響及困境[J].發展研究,2015(3).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