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建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係。在全國人民的熱烈響應中,大炮俱樂都的成員著手準備這項偉大的事業。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當獲悉這一消息後建議造一顆空心炮彈,他邀請巴比康、尼科爾一同乘這顆炮彈到月球去探險。三個人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乘坐這顆炮彈向月球出發了。但是他們沒有到達目的地,炮彈並沒有在月球上著陸,卻成為月球的衛星,無止境地繞月運行。故事留下懸念,三位探險家的命運無人能知……這兩部小說前後呼應,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從地球到月球》講的是試驗的由來、從地球到月球之旅的準備工作,以及大炮的發射。《環遊月球》講的是“炮彈車廂”發射之後在太空中的種種曆險。小說的語言生動幽默,情節奇幻驚險,充滿了作者儒爾·凡爾納的科學設想,而這些設想在以後幾乎又一一得到驗證和實現。
凡爾納在書中所塑造的人物有著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性格、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得到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和尊敬。作者也像他筆下的人物一樣,用智慧和勇敢創立了科學幻想和幻想科學的小說世界,激發著人類探險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