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巴比康的演講結束後,所有與月球有關的天文現象都成了人們談論的話題。所有人都將焦點放到了月球上。似乎人們是第一次看到月亮,對它充滿了好奇。月亮放到了月球上,成了時尚女王,但又樸實而不失風采。報紙上又出現了相關的趣聞軼事,它們讓人們認識到在原始時期月亮發揮著多麼重要的作用。人們用各種言語來讚美它。說得再時尚點,他們甚至會引用月亮女神說的俏皮話:整個美國都成為了月亮的粉絲。
各大媒體也開始從各自的角度,為這個提議開辟了專欄,並將劍橋天文台的回信公布於眾,並做了相關解釋。
簡單地講,即使這個美國再傻,但也要了解與月球有關的天文現象,同樣,哪怕是最上了年歲的老太太也不會再犯有關月亮的迷信錯誤了。科學知識通過更種方式灌輸到了他們的腦子中。至少人們在天文學方麵,不會很無知了。
直到那時,很多人還不知道該如何計算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該如何計算。人們利用這個大好時機,告訴他們這個距離是根據月球的視差測量出來的。如果人們並不明白“視差”這個詞,那麼就告訴他們,那隻是一個夾角。假如有人對此存在懷疑,人們馬上向他們證明,不僅這個平均距離是二十三萬四千三百四十七英裏,而且天文學家的誤差不會超過七十英裏。
對於那些不知道月球運動的人,報紙天天給他們講解月球有兩個不同的運動,有一種是環繞地球的公轉。一種是繞著軸心的自轉,兩種運動一起進行,即二十七又三分之一天。
月球的自轉產生了白晝。在太陰月隻有一個白晝、一個黑夜,而且兩者的持續時間皆為三百五十四又三分之一個小時。不過很幸運,月球朝向地球的那麵受到了高強度的光照。至於另一麵,當然處於三百五十四個小時的絕對黑夜之中,僅僅靠“其他星星微光”取暖。這種現象的產生,恰恰是自轉和公轉的完全一致造成的,根據卡西尼和赫顯耳的說法,這種普遍現象在其他的衛星上也極有可能發生。
這種說法一開始不能被死板的人們理解,即月球在公轉時始終麵朝地球,那麼在同一段時間裏,它也在進行著自轉。於是有人做了一個比喻:“您去餐廳,假如您一直盯著餐桌的中心繞著餐桌走,當您走完以後,您其實也已經繞著您自己轉了一圈,因為您的眼睛已經將桌子上的各個點掃視了一遍。因此,我們假設,餐廳就是天空,桌子就是地球,而月球就是您!”他們滿意地接受了這個比喻,然後開開心心地離開了。
就這樣,月球的其中一麵一直對著地球。但還要補充說明一點:由於月球的“天平動”,就是一種由北向南、由西向東的擺動,人們看見的部分其實比月麵一半還要大點,大約是百分之五十七左右。當公眾對於月球自轉有了足夠的了解後,他們又對月球的公轉運動產生了興趣,於是所有媒體和雜誌立刻告訴他們是怎麼一回事。它們解釋到,太陽就像一個巨大的表盤,月球在上麵運行,為地球的居民準確報時。並呈現出不同的月相。背朝太陽時它是滿月,也就是說那時三個星體在同一條線上,其中地球居中。當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與太陽合在一起時是新月,最後當它與太陽和地球構成一個直角,它位於直角頂點時,就是上弦月或下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