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十字鎬和镘刀(1 / 2)

就在那天夜裏,巴比康和同伴們回到了坦帕城,而工程師默奇森也登上唐皮科號回到了新奧爾良。他要招集一些工人,同時把大部分的東西搬回來。大炮俱樂部的會員們則停留在坦帕城,和土著人呆在一起,他們開始做一些工程的初步準備工作。

經過八天的旅程,唐皮科號領著一隊蒸汽船回到了聖埃斯皮裏圖港灣。默奇森成功地招募到了一千五百名勞動者。要是在可怕的奴隸製時期,他這樣做是絕對行不通的。不過,自從美國這塊自由樂土上人人自由以來,隻要肯出高工資,就不怕招不到人。何況大炮俱樂部有的是錢。它除了發給工人高工資外,還會發給他們很多獎金。等到工程結束後,招募到的佛羅裏達的工人們,可以在巴爾的摩銀行裏領到一筆屬於他們自己的款項。最讓默奇森為難的就是選出合適的人,在工人的機智和能幹方麵他得嚴格把關。可以想象的是,他選出的這些工人,都是一些出色的技工、司機、鑄鐵工、石灰煆燒工、礦工、製磚工人以及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有黑人和白人,不分膚色。簡直就是一次大規模的移民。

10月31日上午十點鍾,這一群工人在坦帕城準備出發。人口在一天之內增加數倍,小城頓時變得熙熙攘攘、熱鬧無比。他們馬上就被帶到了亂石崗,工作即將開始。

最初幾天裏,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把船上的裝備搬下來,其中有機器、食物,還有大量可拆卸的機器設備,同時,巴比康插下了第一批鐵路標杆,並告訴大家即將修築一條十五英裏通到亂石崗的鐵路。

美國鐵路一般是在這樣造成的:它有任意無常的拐彎和陡峭無比的坡路,它無視柵欄和橋隧工程的存在,翻越山丘又衝入峽穀,它繞來繞去,曲曲折折。造這種鐵路既不費錢也不費力,而且路邊的行人能自由上車。從坦帕城到亂石崗的鐵路隻不過是小事一樁,造它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金錢和時間。

此外,巴比康在工人中非常具有號召力和感染力。他給他們打氣,用熱情和信念感染著他們。他無處不在,仿佛他會分身術似的。他那善於實際應用的頭腦想出上千個主意。有他在,就不會被任何困難壓倒。他是技術能手擅長的範圍很廣。他積極地與大炮俱樂部和戈德斯柏林工廠保持聯絡,唐皮科號不分晝夜,火力十足,在聖埃斯皮裏圖海灣隨時等待著他的指示。

11月1日,巴比康領著一些人,從坦帕城出發了,第二天,亂石崗周圍就矗立起一座座簡易的房屋。人們用柵欄把它圍起來,它頓時熱鬧並充滿了生氣,照這樣下去,不用太長時間,人們就會把它當做合眾國的大都市之一。這裏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條不紊地進入了軌道。

通過細致的勘測工作人們已經了解了土地的性質,這樣的話11月4日就可以開始了。那一天,巴比康召集他的工頭們說:“夥計們,你們應該清楚我帶你們來到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的原因。我們要鑄造一尊內徑為九英尺、炮壁厚六英尺以及覆有十九英尺半厚石頭保護層的大炮。因此,我們還須挖一個共計寬六十英尺、深九百英尺的基坑。這個艱難的任務最多隻能花八個月時間。所以,你們在兩百五十五天之內要挖土兩百五十四萬三幹四百立方英尺,按四舍五入計算,相當於每天一萬立方英尺。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是很容易,但由於它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進行,所以會比較艱苦。既然這是工作的需要,我們就要完成它,我完全相信你們的技術和勇氣。”

上午八點鍾,十字鎬開始在佛羅裏達的地麵上工作了,從那一刻起,礦工手裏的這個驍勇善戰的家夥就不間斷地發出悅耳的聲響。工人們一天分四個班輪流休息。

況且,不管工程有多巨大,事實證明團結就是力量。換句話說,“約瑟夫的水井”就是很好的例子,薩拉丁蘇丹在開羅造了那口水井,當時還沒有把人力擴大百倍的機器,但是那口井一直打到了尼羅河下麵三百英尺的地麵!另外還有讓·德·巴德總督在科布倫茨挖掘的一口井,竟然深入地下六百英尺!這樣的話,我們的工作和它們有什麼不同呢?深度為井的三倍,寬度為十倍,挖掘工作會更為容易!因此,所有人都相信這個工程一定會成功並順利完成。

工程師默奇森在巴比康支持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把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協議裏有一條規定,必須用鑄鐵鑄成的熱套把哥倫比亞大炮箍起來。其實沒有必要這麼謹慎,因為大炮顯然用不著這些緊箍圈。所以這一條就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