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又免去了很多麻煩,因為他們現在可以采用新的掘井方法來挖井了,就是說在挖井的同時,可以砌井壁。通過這種技巧,也無須借助橫向支架來支撐住泥土。砌好的井壁會強有力地抵住它,而且它由於其自身的重量會往下沉。
但是,這個方法必須等到十字鎬碰到地底下的堅硬土層才行。
10月4日,五十個工人在亂石崗的頂端,挖出了一個寬六十英尺的圓洞。
十字鎬首先接觸到的是一層厚約六英寸的黑色鬆軟沃土,這是很好挖的一層。緊接著是一層兩英尺厚的細沙土,這些沙土被仔仔細細地收回,留著造內層的模子用。
緊跟沙土之後出現的是相當結實的、類似英國泥灰石的高嶺土,它們一層壓一層,有四英尺之厚。
然後,十字鎬的尖頂部分碰到了地底堅硬的土層,同時撞出了很多火星,那是一種由非常幹燥、堅硬的貝殼化石形成的岩石,此刻很多用具都能用上了。挖到這裏,圓洞已深達六英尺半,這樣就可以砌了。
在這個圓洞的底部,大家用橡木做了一個“井底木輪”,這是一種用螺栓牢牢固定的、禁得住任何考驗的圓墩,“木輪”中心鑿了一個直徑相當於哥倫比亞大炮外徑的圓洞。井壁的第一塊基石就砌在這個“木輪”上,用水泥把一塊塊石塊緊緊地黏起來。
工人們從外圍向中心砌石塊,最後發現自己關在一個二十一英尺寬的井底。
井壁的石基砌好以後,礦工再次用鶴嘴鎬和十字鎬來挖掘“木輪”下的岩石,同時用一些結實無比的龍骨墩(一種支架)把上麵的“木輪”支撐住。挖了兩英尺後,他們就依次把這些龍骨墩抽走。“木輪”連同圓形井壁的石基就一點點地往下沉,砌磚的工人一直忙著石基上砌牆,牆上留有“出氣孔”,以便鑄造大炮時氣體可以從這些洞口散出。
這種工作對工人要求很嚴格,除了熟練之外還要非常小心。在木輪下挖岩土時,已經有好幾個工人被飛石嚴重擊傷,甚至是致命。但是,大家始終忙碌著,工作進度絲毫沒有慢下來,白天,太陽把九十九度的高溫傾灑到烤幹的平原上。到了晚上,在一大片電燈白光的照耀下,鶴嘴鎬敲到岩石的碰擊聲、地雷的爆炸聲、機器的“吱嘎”響聲,還有空中彌漫的黑煙,繞著亂石崗形成一個嚇人的煙圈,野鴨們和塞米諾人都沒有勇氣靠近。
工程有規律地進展著,蒸汽起重機忙忙碌碌地搬運著材料。基本上沒什麼困難,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基坑也達到了預定的深度,即一百十二英尺。十二月份深度增加到了兩倍。一月份增加到了三倍。二月份期間,工人們要迎接地殼含水層的挑戰了。人們不得不使用高功率的水泵和空氣壓縮機抽幹水,接著用混凝土堵住泉眼。最後終於控製住了這些討厭的水流。但因泥層不夠牢固,“木輪”局部斷裂,導致了部分泥石塌陷。試想一下,一個七十五托瓦茲高的圓形井壁塌陷會產生多麼可怕的推力!這件事使好幾個工人都失去了生命。
這樣一來,就必須花三個月時間來撐住石壁、修理牆基並把“木輪”修複得和原來一樣堅固。還好有工程師在,一旦建築物遭到破壞,隻要使用功率大的機器,就能重新站穩腳跟,挖掘工作得以繼續進行。
從此往後,工程就可以順利進行了,6月10日,離巴比康規定的期限還有二十天了,基坑的井壁全部用石頭砌好,而且深達九百英尺。在坑底,井壁的底端建立在一個三十英尺厚的圓墩上,而它的頂端剛好和地麵平齊。
巴比康主席和大炮俱樂部的人們對工程師默奇森表示出極大的肯定,祝賀他以出色的效率完成了這項巨大的工程。
在這八個月期間,巴比康一直都在亂石崗。在密切關注挖掘工程進展的同時,也從沒有停止過關心工人們的福利和健康,正因為這個,他們才躲過了可怕的傳染病。
盡管有些人因這項艱巨的工作而犧牲了。但是這些令人痛心的不幸是無法避免的,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美國人是不會在乎的。相對於個人的而言,他們更關心整個人類。然而,巴比康就是一個例外,他始終與此相皆而行。因此,幸虧他的體貼關心以及敏銳的洞察力,才使平均災難數量低於其他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