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挖井的八個月期間,還快速地準備著鑄炮的事。如果一個不明就裏的外鄉人來到亂石崗,肯定會被眼前的情形嚇壞的。
在離基坑六百碼遠的地方,一千兩百座反射爐圍繞著一個中心點拔地而起,它們的寬度都是六英尺,相互之間間隔半托瓦茲。一千兩百座爐子連成了一條兩千英裏的曲線。所有的爐子都帶有一個四角形的煙囪,樣子完全一致,從而產生了一個非常奇特的效果。在馬斯頓眼裏,這個效果簡直美極了。這使他聯想起華盛頓的一些建築物。他認為就算在希臘也不會找出比這更美的東西。
我們還記得,執委會在第三次會議中決定用鑄鐵,特別是哥倫比亞大炮的材料一定要用灰鐵。確實,這種金屬韌性和延展性較好,易於鏜斷,可以用來製作各種鑄模,此外,如果用煤加工一下,可以用來鑄造後坐力強的機器部件,像大炮、蒸汽壓路機、水壓機等等。
如果鑄鐵隻經過一次熔化,基本上質地都不均勻了,因此得通過第二次熔化除去最後的泥土沉澱物之後,才能提煉幹淨。
所以,在運到坦帕城之前,要先把鐵礦石放在戈德斯柏林工廠的高爐裏處理,讓它在高溫下與炭及矽接觸,使它炭化並轉化成鑄鐵。經過了這道程序,鑄鐵才可以被運去亂石崗。但是,要運送的可是一億三千六百萬磅重的鑄鐵,如果用鐵路運,那麼費用就高了,單是運輸費就會是原料費的兩倍。因此還是在紐約租船裝運鐵錠比較合算。但還是不能少於六十七條一千噸的船,於是,5月3日,一支名副其實的船隊從紐約的許多航道同時出發,經過海洋,沿著美國海岸,穿過巴哈馬運河,繞過佛羅裏達海角,同月的10日,到達聖埃斯皮裏圖灣,完好無損地在坦帕城港口登陸。
在那兒,船上的鑄鐵裝卸到通往亂石崗的列車上,在6月中旬,這批鑄鐵總算是被送到了亂石崗。
很顯然,要同時熔化這六萬噸鑄鐵,怎麼說也要一千兩百座熔爐。每一座爐子可容納將近十一萬四千磅金屬。它們都是按照當年用於熔化羅德曼大炮所需鑄鐵的爐子模型建造的。它們的形狀都是梯形,而且很矮。加熱裝置和煙囪置於爐子的兩端,以保證熔爐各個地方均勻受熱。
這些用耐火的磚砌成的爐子,裏麵僅有一個用來燒煤的烤架,以及一張放置鑄鐵鐵錠的“爐床”。這張鐵床,傾斜成二十五度角,以便於熔化的液體金屬流到承容器裏。然後連著承容器的一千兩百條槽溝把金屬液體彙合在一起運送到位於中央位置的基坑裏。
在工事結束後的第二天,巴比康開始內模的修造。先以基坑的軸心作為中心線,在基坑中央豎起一座九百英尺高、九英尺寬的圓柱體,恰好可以把它放到哥倫亞大炮的炮膛裏。這個圓柱體由黏土和沙土混合造成,同時還放進幹草和稻草。鑄模和井壁之間的間隔必須填滿金屬溶液,到時就會形成六英尺厚的炮壁。
為了保持這個圓柱體的平衡,要有一些鐵架才能把它固定住,用橫梁碶人石頭井壁來撐住它。炮壁鑄完之後,這些橫梁和已凝固的金屬溶為一體,恰到好處。
7月18日鑄模完成,7月19日開始鑄炮。“鑄炮的開幕儀式肯定會很精彩。”馬斯頓和他的夥伴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