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表麵有幾種環形山,”巴比康說道,“不難看出哥白尼山屬於輻射類火山。如果我們能離得更近些,就會看到它裏麵矗立著很多圓錐體,是以前的火山口。月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的環形山內部都低於外麵的平原,這與地球上的火山迥然不同。所以根據環形山底部的弧度計算得出,球體直徑總是小於月球的直徑。”
“這種特殊的構造是如何產生的呢?”尼切爾不解。“不清楚。”巴比康答道。“好美的輻射紋啊!很難想像還有比這更美的景色了。”米歇爾一陣感慨道。“如果我們足夠幸運,我們飛向南半球,那你會怎麼說?”巴比康問道。“我會說那裏的景色更美!”米歇爾·阿爾當自圓其說。
此刻,炮彈正好位於哥白尼山的上空。可以看到,山的輪廓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圓形,陡峭的環壁突兀地顯現出來。他們甚至看得見邊緣的雙環。環山的四周是灰蒙蒙的平原,荒無淒涼,平原上突起的部分呈黃色。環形山底部恰如一個首飾盒,其中有一兩個圓錐形火山口閃著光,好像是一顆顆珍珠在夜幕下熠熠閃光。北部的峭壁較低,可能是通往火山內部的入口。
目光掠過周邊的平原,巴比康注意到了很多不太引人注目的山,其中就有一座叫做蓋一呂薩克的環形山,周長隻有二十三公裏。南部的平原一馬平川,別說是丘陵,就連一個土包也看不到。而北部的平原卻恰恰相反,直到與風暴洋連著的地方為止都好像是被颶風卷起的海麵,連綿的山峰形成了無數的鋸齒。哥白尼山輻射出的條紋擴散到了更廣闊的地區。其中一些輻射紋寬三十公裏,長度實在難以測量。
三位旅行者對其成因展開了討論,但他們跟地球上的觀測者一樣,無法知道它的更多的東西。
“這些條紋會不會就是那些背反射太陽光形成的呢?”尼切爾問道。
“不可能,”巴比康回答說,“如果是的話,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產生陰影的。”
事實上,隻有當陽光直射到月球上時,這些條紋才能出現,當陽光斜射時,條紋便會消失。
“但是人們對於這些輻射紋總該有一些說法吧。”米歇爾問道,“我們尊敬的科學家們總會對這些條紋做出點兒解釋。”
“有倒是有,”巴比康答道,“赫歇爾曾經給出一個解釋,隻是他也不能確定。”
“很好,說說看。”“他認為這些條紋可能是冷卻後的熔岩流,他們在太陽直射的時候發出光芒。存在這種可能,但不能確定。不過,如果我們經過蒂霍山時,便可以更好地研究這些輻射紋的成因了。”
“我的朋友們,在這個高度,你們看這個平原像什麼?”米歇爾問道。
“不知道。”尼切爾答道。“這些紡錘一樣的熔岩流就像是亂七八糟扔掉的一堆遊戲棒,隻需一個小鉤就能把它們一個個地挑起來。”“正經一點吧!”巴比康說道。“沒問題,”米歇爾正色道,“不說它是遊戲棒,就說他們是枯骨好了。這個平原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墳幕布,累積著古往今來月球人的一具具遺骸。你是不是對這個強烈的對比有所偏愛呢?”
“沒什麼分別。”巴比康回答道。“你可真不省事啊!”米歇爾答道。“我親愛的朋友,”喜愛較真的巴比康又說道,“看它像什麼無關緊要,我們需要知道它是什麼。”“答得好!”米歇爾大聲說道,“這句話給了我應該如何同科學家辯論的啟迪!”
這會兒,炮彈正勻速沿著月球表麵前進。可以想像,三個人誰也沒有需要休息的想法。每一分鍾呈現在他們眼前景色都會是另一個樣子。將近淩晨一點半的時候,他們朦朧地看到另一座山的山峰。巴比康查看了地圖,認出這是埃拉斯泰那山。這座環形山高四千五百米,月球上這樣的環形山不占少數。說到這兒,巴比康饒有興致地講述了開普勒關於環形山成因的看法。在這位著名的數學家看來,這些漏鬥形的洞是月球人挖掘出來的。
“挖它做什麼呢?”尼切爾問道。“很明白的事情。”巴比康回答說,“月球人創造如此宏偉工程,挖出這些巨大的洞,是為了躲避連續十五天的陽光。”
“月球人倒是夠聰明的啊。”米歇爾說道。“真是不可思議!”尼切爾答道,“但是開普勒很有可能並不知道環形山到底有多大,因為進行如此龐大的工程對於月球人來說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