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炮彈落入大海的準確位置很清楚,但眼前沒有打撈工具。必須要設計好這些工具,然後再製造出來。但這對美國的工程師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抓鬥製造好以後,再加上蒸汽,無論它有多重,肯定會將炮彈撈上來。再說,水的浮力也會減輕炮彈的重量。
但是隻將炮彈撈上來還不夠。必須抓緊時間行動,才能保障旅行者們的安全。大家都相信他們還活著。“他們還活著!”馬斯頓不停地說,他的信心激勵了所有人,“我們的朋友是這麼伶俐,不會像傻子一樣摔下來的。他們還活著,活得很好,但是必須馬上找到他們。他們的食物和水可以維持很久,這倒不是問題。但是空氣,空氣!空氣很快就會用完的!所以要快,快!”
大家迅速行動。薩斯克哈納號為了它的新任務進行著各項的準備工作。它那功率強大的機器與牽引的鐵索連結在一起。炮彈是鋁製的,重量隻有一萬九千兩百五十磅,比在相同條件下被拉起的橫貫大西洋的電纜要輕得多。惟一的困難就是,這個尖頭圓柱形的炮彈彈壁太光滑了,很難用鉤子鉤住。
為此,默奇森工程師專門跑到舊金山市,找人製造了巨大的自動化的攫手,隻要它那強有力的夾子抓住了炮彈,就會被死死地卡住。另外,還要準備一些既防水又抗壓的潛水服,以便讓潛水員了解海底的情況。他還將幾台設計精巧的裝有壓縮空氣的機器運到了薩斯克哈納號上。這實際上是幾間空氣艙,有舷窗,還裝有隔層,當海水流入隔層,房間便能沉入深海。舊金山本來就有這些設備,是建造海底堤壩時用的。真是幸甚,因為如果要造這種設備哪裏還來得及。
然而,盡管這些設備是如此地完善,使用它們的科學家是多麼靈巧,還是不能保證操作就一事實上成功。要在兩萬英尺深的海底打撈炮彈,有多少未知的因素啊!再說,就算將炮彈打撈上來,裏麵的旅行者們還活著嗎?兩萬英尺深的海水足以緩衝如此巨大的撞擊嗎?
總之,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行動。馬斯頓夜以繼日地催促著工人們加緊工作,他自己呢?為了知道他勇敢的朋友們的情況,他已做好了穿上潛水服或進入空氣艙的準備。
雖然他們已經在不遺餘力地趕製設備,美國政府也撥給了大炮俱樂部一大筆款項,但是當一切準備工作結束的時候,五天過去了,這五天,好似五個世紀那樣漫長!在這期間,公眾輿論沸騰了。全世界都在通過電纜和電線互發電報,傳遞信息。營救巴比康、尼切爾和米歇爾·阿爾當已經成了一件國際性的大事。曾經為大炮俱樂部捐過款的人們對救援工作更是十分關心。
最終,牽引的鐵索、空氣艙、自動抓鬥都裝上了薩斯克哈納號。馬斯頓、默奇森工程師、大炮俱樂部的代表們也都上了船。隻等出發了。
12月21日,晚上八點整,巡航艦迎著嚴寒,迎著輕柔的東北風,在平靜的海麵上起航了。舊金山市的所有市民都聚集在碼頭上,他們心情激動,卻沒有人說話,也許是等待著他們返航的那一刻再盡情地歡呼吧!
蒸汽已經達到最大的壓力,在螺旋推進器的推動下,薩斯克哈納號很快便駛出了海灣。我們無須敘述船上軍官、水手和乘客之間的對話。
所有人都隻有一個心願。所有的心都在為同樣一份感動而跳動。當大家去救援他們的時候,巴比康和他的同伴們在做什麼呢?他們現在怎麼樣了?是不是在采取什麼大膽的行動來解救自己呢?誰也不知道。說實在的,所有的行動都是徒勞的。麵對著這個沉在海底差不多兩法裏深的“金屬牢房”,“囚犯”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力氣。
12月23日,上午八點,快速航行的薩斯克哈納號應該已經到達出事地點。但要等到十二點才能準確地測定方位。那個係在測深器繩端的浮標還沒有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