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舊的終結是新的開啟(2 / 3)

此時大夏聯邦的政治經濟教育等事業都已經步入正軌,萬磊退休之後就不再過問政治,而是帶著兩個妻子到檀香山定居,從此開始著書立說和教書育人。當年四月,萬磊宣布明德大學成立,並開始廣招學生。

明德大學雖然遠離各國大陸,但是就衝著萬磊兩國國交的名望,他隻是一封電報,各國很多知名學者也都紛紛前來講學,就連方孝孺和剛剛從總統之位退下來的方中哲兩伯侄也請來了,至於搞其他方麵研究的人才,更是濟濟一堂,明德大學的師資幾乎可以與北平大學媲美了。

為了褒獎萬磊對大夏聯邦作出的巨大貢獻,大夏聯邦還特別立法,每年給開國公五百萬銀元的優待費,這筆錢也被萬磊用來當成明德大學的教育資金。

當然,這筆錢並不是白給,因為大東洲名義上是開國公的封地,開國公把封地無償贈予給大夏聯邦,每年五百萬銀元的回饋算不了什麼,所有聯邦公民都覺得這筆錢應該出,甚至有議員呼籲將這一條寫入聯邦憲法。

不管怎麼說,明德大學的師資如此強大,很多優秀的學子都願意遠渡重洋過來求學。而明徳大學不同於其他大學,它主要招收前來再深造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生源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新最精最深的,相信用不了多久,明德大學將超越北平大學,成為華夏聯盟最高學府。

與萬磊和周天壽一樣,當了半屆大總統之後,趙全節就不再謀求連任,而是以定國公的封號卸任,並從參議院那裏拿到了大西洲這一大塊封地,趁著年富力強,帶著自己人到黑人世界去發展了。

隨著趙全節的西走,祖龍黨最早一批黨首和元老相繼淡出大華民國的政治舞台,而中洲南洲大小東洲和大西洲這五個大洲被瓜分完畢,世界也已經盡掌於華夏聯盟之手。

華曆三十三年,大西帝國成立,這個國家雖然搞帝製,不過實際上卻還是一個憲政國家,皇帝隻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每年領一些優待金過日子,實際掌控這個新興國家的是議會和內閣,而大西帝國也無例外地加入華夏聯盟。

華曆三十五年,萬遠當選大夏聯邦大總統,父子同為大總統,大夏聯邦中卻沒有誰會說萬家搞獨裁,因為大家都看到,萬遠是憑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出來的。

而在萬遠的領導下,大夏聯邦經濟騰飛,在短短的幾年間,實現了全麵的工業化,並建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而在民生方麵,十二個州中除了兩地處苦寒的州之外,個個實現了家家通水通電,而且電話服務也深入到每一個社區。

華曆四十一年,第一架飛機在檀香山一個機場試飛成功,從此,人類的足跡開始步入天空。也在同一年,第一個電子管研發成功,不久之後,第一台電子管收音機麵世,無線電通訊的大門即將打開。

華曆四十七年,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在明徳大學電子研究中心組裝完成,這個大家夥可以運行每秒一千次的加法運算,雖然看似簡陋,不過一個全新時代的大門已經開啟。

華曆四十九年,第一架液體火箭於大夏聯邦的龍騰火箭發射場點火升空,並將一枚廣播衛星發射到太空中。隨著這一枚衛星的發射升空,華夏聯盟諸國開始了一輪更加激烈的科技競賽,因為所有國家都意識到,太空將是另一個展現國家實力的舞台。

華曆五十年,正值大華民國建國五十年,年近八十的萬磊終於離開檀香山,回到闊別近四十年的北平城參加建國五十周年大慶。經過五十餘年的發展,大華民國已經開始從工業化向現代化邁步。

用五十餘年的時間走完工業化的進程,這可以用奇跡來形容,這主要歸功於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大總統雖然五年一換屆,不過每一位大總統都是按照《大華夢》的指引來施政,對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事業一直十分重視,培養了大批人才,這些人才就是建設大華民國的棟梁。

雖然時隔近四十年,北平城與萬磊離去時並沒有多大差別,除了建立了好幾個衛星城之外,內城幾乎維持原樣,整個城市內沒有一座超過七層的高樓,而大街上跑的都是有軌電車,一輛私人汽車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