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湧:保住你的牛仔褲
專欄
作者:薛湧
現在年輕人動不動就“一無所有”,這其實是當今世界的青春悲情之一部分。看看別的國家的情況,也許對中國年青一代的自勵有些幫助。
不妨以美國為例。其實,美國這幾年的大學畢業生非常“悲催”。據說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降到了3.9%。但是,這主要是由於大學生們甘於低就,幹了一些不需要大學文憑的工作來糊口,比如餐館的跑堂等等。實際上,這種低就業的和失業的大學畢業生加在一起,占了大學畢業生的一半左右。有統計研究揭示,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和其一生總收入有著密切的相關性。趕到這個經濟蕭條的時候畢業,撿起一個學非所用的低薪工作,前景之暗淡自不用說。也正是如此,媒體上有很多對大學畢業生幽默、調侃性的告誡。其中有一段我特別喜歡,不妨摘錄出來略用中文添油加醋,與中國的年輕人共勉:“你沒有錢,買不起房,買不起車,一無所有。你真是一無所有嗎?其實,你至少擁有一條牛仔褲。這是你最珍貴的私有財產。留著這條褲子,等20年後,你如果還能穿進去的話,你會高興得如同贏了超級碗一樣滿屋子跑!”
想想不是嗎?就算你畢業22歲吧。去問問那些42歲的,有幾個還能穿自己22歲時的褲子?記得10年前我在耶魯結識了一位朋友,比我年輕10歲,是來當教授的,屬於有房有車的階層;我則是個年過40、博士獎學金用完卻還沒有找到工作的窮學生,屬於隻穿得起褲子的階層。他對我講,他當年買這輛車時剛剛畢業,自己的小屁股坐到駕駛座上,覺得那座位實在太寬大了。可如今,幾年有車族的好日子過下來,屁股越來越大,把那駕駛座蓋得結結實實。本來很悲情的我聽了這些,回家找到一條大學時穿過但舍不得扔的褲子,居然寬寬鬆鬆地穿了進去。如今快52了,30年前的褲子照樣是屬於我的。這私有產權咱看護得多好!我不僅是高興得滿屋子跑,而且是滿街跑,乃至練馬拉鬆把腿都練傷了。
別覺得這些僅僅是調侃。我希望年輕人從中看到許多太容易被忽視的生活哲學。大家總盯著自己沒有的,並為之死去活來地爭,恨不得把什麼都搭上,卻不珍視自己所擁有的,不覺得那有什麼價值。《紐約時報》著名的專欄作家DavidBrooks(和我正好同年)有一次吐了真言:大概所有功成名就的中年人,都寧願把自己的金錢和地位統統放棄來換回年輕!
一無所有的年輕人不妨往前看看:那些有錢有勢的中年人似乎擁有著一切。難道他們不是早晚要退出嗎?難道你們不早晚要長到他們的年齡嗎?有錢有勢者把財富傳給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你們,但“富不過三代”,看看曆史就知道,沒有哪家能守得住自己的財富。這並不是說你們會取而代之,而是說生活不是一條死胡同,隻要努力、耐心、不放棄、有本事貢獻於世,時間會給你打開機會之門。
更重要的是:難道財富就是一切?和豪車、豪宅比起來,我看還是你穿得起的那條牛仔褲更重要。四分之一世紀以前,我也一無所有,工資微薄不說,單位領導早就告知:分房子的事情想也不用想!那時正好是市場經濟之初,許多人已經“先富起來”了。我則依然端著個吊兒郎當的心態挺自足。但我知道有兩樣東西是屬於我的“私有產權”,別人想侵占也不可能:一是知識,一是健康。我正是精心地守護著這兩樣東西,碰到了後來成為妻子的美麗女友——對方居然和我一樣一無所有。我們認識後幾乎閃電般地結了婚。沒有婚禮,甚至沒有婚床,是一張行軍床擺在單人床側,一高一低。如今居然一同走過了四分之一世紀的風風雨雨:當年是她把我作為留學生家屬帶出國,兩人靠她的獎學金按當地最低生活線的一半過日子,而且過得快快樂樂。這故事放到今天,據說叫“逆襲”。
看看許多發財的人,他們早就把褲子都輸光了。我30多年下來,大學那條褲子則還是自己的。難道輸光了褲子的不應該聽聽仍然穿著自己褲子的人講講人生嗎?依我看,還是那些能堅守者更可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