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葉竹盛:沒有知識的知識分子(1 / 1)

葉竹盛:沒有知識的知識分子

專欄

作者:葉竹盛

知識分子未必是有知識的人。王小波寫過,“我年輕時當過知青。當時沒什麼知識,就被當作知識分子送到鄉下去插隊”。他還說,當年他被硬推為知識分子,實際上是有人要收拾他。先扣帽子再整人,這是那時的套路。

後來知識分子終於正名了,王小波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知識分子。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這個稱謂很快又變得不純粹了。一些在公共話語圈踴躍發言的人,被戲謔稱為“公知”,也就是公共知識分子的簡稱。有時候為了表達更為強烈的感情色彩,就說是“臭公知”,算是對“臭老九”的繼承。

還有另外一些知識分子,根據立場的不同,分別被稱為“大五毛”和“理中客”。一旦被劃分為其中任何一種,則代表劃分者已經不太看重被劃分對象的知識分子屬性,而隻看重他們的立場與陣營。

但問題是,科學是無國界的,知識本身也不應該有陣營。我們隻能說,知識有不同領域,獲取知識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有些是真知識,而有些是偽知識,卻不能說知識還有進步與反動、友好與敵對之分。假如一個社會認為知識越多的人越反動,那反動的一定是這個社會,而不是知識分子。

一個被廣為接受的關於知識的定義是——知識是真實且已被證明的信念。這個定義非常純粹,從中看不出任何可以將知識分化為不同陣營的線索。既然知識是純粹的,那麼以擁有舊知識探索新知識為本分的知識分子也應該是一個統一的群體,奉行求知的共同準則,而不應該被打上不同的標簽。

現在知識分子圈中顯然發生了身份危機。二十年前,王小波以為,“假如有老外問我,中國哪些人學識淵博、有獨立見解,我說出影星、歌星名字來,那我喝的肯定是不止二兩啦”。他要是活到微博時代,估計得喝一大壺才敢接受現實。

混亂是怎麼產生的?根本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混淆了意見與知識的概念。意見分子被當做知識分子,或是知識分子在發表意見時,誤以為(或被誤以為)發表的是知識。知識是一體的,而意見則最可能發生衝突。意見分子當然會有不同的陣營。

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波斯特寫了一本書《民主、專業知識與學術自由——現代國家的第一修正案理論》,不久前被翻譯成中文出版。這本書就談論了區分意見和知識的重要性。他認為意見涉及的是每個人的個人信念,而知識則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客觀真相最準確的理解。兩者對民主有不同的意義。發表意見的自由固然是民主的應有之義,但“沒有知識的人民是沒有權力或主權的人民”。

意見雖然各種各樣,但根據言論自由的原理,意見是不應該分對錯的。一個人既有發表正確意見的自由,也有發表錯誤意見的自由,因此公共輿論場一定是魚龍混雜的。但是知識就不同,必須接受特定標準的評判,去蕪存菁。

當知識分子化身意見分子,麵向公眾發言之時,他所受到的評價就不是基本的求知準則,而是大眾的呼聲。他的地位依靠的是數人頭,而不是他的知識成就。他很可能粉絲成群成為大V,但他卻很難成為一流的知識分子。就像黑格爾說的那樣,無論是在生活還是科學中,脫離公共意見而獨立是取得某種偉大而合乎理性的成就的首要形式要件。

當知識分子和知識無關,不論是當年還是當下,這樣的社會,別說偉大,就連正常的知識也很難生產出來,它的人民發言很熱烈,卻一點力量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