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戰爭爆發的過程(1 / 3)

本章隻是對50年間的中日美關係,做了一些可笑的描繪,它僅僅是文字愛好者的一種臆想,是未來幻想的一種鋪墊,並不代表本人的現實政治觀點,當然,若是有的讀者,願意就此展開討論,可以在書評裏留言,我們的私底下溝通,看看怎樣能夠把這種臆想,描繪得更完美,更讓人爽心。

當然,由於本人並非是政治,經濟或軍事等任何一類領域內的專業人士,很多的描寫,並不一定符合客觀的規律,不過我認為這都沒用關係,咱們不是做學問的,圖個樂而已,大可看後一笑置之。

……

蘇東來很失望,心說你既然在書裏都提到了我們蘇家,不防把後麵的事也講一講,也就是順便嘛,好讓我了解一下祖先的一些故事好不好?因為他自小長到大,雖然一直和爺爺生活在一起,但真正有時間去聽爺爺講祖先故事的機會,卻幾乎沒有,祖先們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一片模糊。

總的來說,他知道蘇家是廚藝世家,曾經給皇帝服務過,這也算是蘇家最輝煌的時候,但是輝煌也隻是狀態最好的那段時間,這段時間一般都比較短,所以其他大部分時間裏的祖先們,他們都在幹什麼?他們的心裏在想什麼?他們又怎樣去麵對祖先的輝煌?

算了,不想了,接著往下看吧!蘇東來有些遺憾的想到。

趙姓高人設計的這一套計劃,在實施的當初,無人能夠看出,柳生魚太郎也是作為一個事情過了一千八百多年的後來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才得知有這麼一個計劃,也正是這個計劃,引起了他的興趣,在其後的七十多年時間裏,他持之以恒地收集這方麵的情報,大致上還原了事情的當時,成為被坑死的日本人中,第一個了解事情真相的人。

趙氏高人巧妙地利用了當時華夏國內的社會矛盾,組建了一個類以黑幫的行動隊,利用了很多社會上的熱血青年,去刺探社會上的大大小小官員,而在當時的社會,官員在經濟上,和男女關係上,能夠保持清白的人十分的少,所以他在短時間內,收集了大量官員的非傳統的信息,變相地聚集了大量的社會資源,然後他利用這些社會資源,展開了幾個大的行動。

第一,有意識的煽動社會的對立,由於社會的對立加強,使得聚集了大量財富的中產階級,無所適從,從而被他有意識地引導,去進行大規模的海外移民。

他利用了整個國家擁有的大量的美國國債,去強製性的購買中產階級在國內固定資產,然後有組織的去美國,用美國國債,以私人的名義購買美國土地,一時間,大量地勢偏僻,價格便宜的土地,被中國人買入,然後他們通過非正規的渠道,大量散布謠言,提出了一個所謂的美國社會改造計劃,從而在美國的上流社會,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這個計劃的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選票。最剛開始,是通過對某一個縣的集中投資,在這個縣聚集大量的中國人,這些中產階級中,又混入了大量的退伍軍人的家庭,這些退伍軍人,又絕大部分是對美國不懷有好感,他們甚至還成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組織,如38軍之友,通過這些組織,去監控那些中產階級,使這一個縣的中國移民,形成了鐵板一塊。

他們通過某些隱性的補貼,讓這些中國移民,在美國遵紀守法,勤勞肯幹,甚至都不特意的去追求發財,他們隻有一個目標,綠卡,美國國籍,選舉權。

而這個選舉權,就是他們的最終目標,試想一下,幾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美國社會上,會有多少受外國政府控製的選票?不要說一些重大的政策,甚至美國總統本人,也直接由外國政府來決定了。

被這個消息嚇得手腳冰涼的美國上層社會,決定進行反擊,首先他們限製中國的來美投資,可是那位高人卻控製了中國政府,他建議政府將每一個在對美戰鬥中犧牲的軍人家屬,免費贈送一百萬美元的美國國債,由於這筆錢本來就存在美國,他們隻需要到美國接受一下就可以了,然後就是買地,買工廠,買房子,而且不買高科技,不買敏感技術,不進行明麵上的對立,出的價又比市麵上的價格高,所以湧入美國的人更多。

於是美國的精英階層,又組織大量的資金去進行反購買,同時政府在稅收,社會資源等方麵進行傾斜,間接的造成地價上漲,結果在堅持與較量中,成批的中國人,同意將土地買出,那些中國來的中產階級,忽然發現,他們在美國人的脅迫中,一百萬買入的土地,被迫以一百二十萬,一百三十萬甚至更高的價格賣出,幾個月之內,資產就變多了,同時也更聽政府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