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隔離帶之外的空間,並不比星團裏小,隻不過在這廣袤的空間裏,沒有成熟的恒星,沒有穩定的行星係,一切都處在物質的初始聚集階段,雖然在這個世界裏,找不到文明社會所擁有的,以暗物質為能量來源的技術和設備,但是大量的氫3從星空深處吹來,隻用簡單的設備就能得到,雖然它所能提供的能量密度很低,但勝在數量龐大,技術門檻低。
但即便如此,想得到一套以氫3為原料的核聚變設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也是今天船長召集整個飛船上的精英團隊開會的原因。
所有人賴以生存的這艘飛船,是一條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的舊船了,先說這船的船體,就已經有兩百多年了,超長時間的太空飛行,讓飛船的龍骨,肋架,都有相當程度的暗傷,更別說飛船的殼體了,一再地修補。
如果僅僅是這些問題,那還好說一點,畢竟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不在裝滿貨物,又在深空中進行長途飛行,而僅僅隻當成這數千人的居所來使用的話,以這條船剩餘的強度,還能支撐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另外一個更緊迫的問題,已經擺在這些人麵前了,那就是這艘飛船的主能源堆問題。
兩三百年前,也就是這條船在建時,正處在當時的能源結構大調整的時候,當時暗物質反應堆的技術條件,已經完全成熟,所有新開工建造的飛船,無一例外的使用了這種新的能源係統,已經在建的飛船,來得及改的,都盡量的改成新的能源方案,而已經建得差不多了的,無法進行改進的飛船,可以說,是最後一批依舊使用反物質能源堆的船了,而眾人腳下的這條船,就恰恰是這最後一批船裏麵的之一。
也許是保養得當,也許是這條船這是用頻率一直不大,所以,在九成九的舊船都退役以後,這條船還在某些航線上使用,這也是辛巴的老板,能以極少的價格把它租下來的原因。
對於一條即將送到拆船廠的舊船,船東當然不是把它看得很重要了,這也就意味著,這條飛船的主能源堆,壽命已盡,即將熄火,但是,即使它的能量隻剩下原設計的百分之一,供這三千多人的生活用電,那還是可以使用很多年的,但是這條船不去開動,能行嗎?它不去滿足新主人們的發財夢,可能嗎?
於是,精英們的會議開始了,討論,也開始了,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不改變目前的狀況,所有的人,連同腳下的這條飛船,都會被慢慢的拖死。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所有的人,一天采集的所有食物,除了保證自己的生存需要之外,也隻能勉強的供養他們這二十幾個人,而最關鍵的是,剩餘的能源,隻有消耗,沒有補充,時間一長,這條船肯定會變成一副鐵棺材。
二十幾個人中,隻有這三位船長,才熟悉本地的情況,但這個熟悉的程度,也隻是針對他們本來居住的那一顆貧瘠的農業星而已,至於外麵的世界,他自己也根本沒有出去過,這世界的生存規則,他們倒是有一些了解,至於具體的生存技巧,他們還真說不出來,估計和拿著激光槍保護自家的莊稼差不多吧,所以,他們提出了一個可行度相當高的方案:淘汰一部分人,進入到人口密集的地方,然後想辦法進行修理。
在這個世界上,通過弄死別人而讓自己活下去的想法,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那些對本地一無所知,提不出任何方案的人們,一致通過了表決,很快,運輸船關起了艙門,拔地而起,消失在遠方了。
那二十幾個人消失了,大荒原上上百平方公裏內,剩餘的三千多人全都看見了,所有的人都明白,自己被拋棄了,可那又能怎麼樣,雖然不用再從自己的口糧裏擠出那麼一點點,去供養別人,但是卻完全失去了,去尋找更美好生活的希望。
被扔在枯草間的人們,他們絕大多數是從流放星上被騙過來的,他們太清楚被蟲蟲上身的後果了,可以說,他們本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有船的時候,他們總是有一下找醫生的念頭的,不過現在都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