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啞火的紅夷大炮(2 / 2)

在手下人的催促下,一名後勤處的長官,高聲道:“欽差大人,我們後勤處可不是後娘養的,理應有五個名額。”

李國樓還沒回答,提督裕祿撚著兩撇小胡子,點頭道:“對!應該的,後勤保障是軍隊打勝仗的基礎條件,本官會替你們大力爭取的。”

李國樓含笑著點頭道:“驢球子,你懂不懂規矩。報告不會說嗎?”

“嘿嘿嘿!報告欽差大人,我們大沽口炮台的後勤保障是一流的,每名士兵裝備齊全,吃的好,睡暖炕。”後勤處的管帶不好意思的走出人群之中,學著前麵軍官的模樣,筆挺的站立在李國樓前麵。

“好好幹,不要辜負皇恩!”李國樓給每名佩戴懷表的軍官,一番勉勵,大沽口炮台就是依靠這些軍人支撐。隻要沒有泯滅良知,這些軍人都會戰鬥到人生的最後那一刻。京師的門戶是天津,而天津的海上門戶就是大沽口炮台,他們當得起軍人的楷模。

提督裕祿看見他的大多數手下,都得到賞賜,心情舒暢許多。知道欽差大臣李國樓來此,是給予支持和幫助,並不是摘掉他的頂戴花翎。可惜沒有功德圓滿,還有十名管帶被關禁閉。

“兵無常勢,如今新的作戰方式已經產生,這大炮決定勝負的思想已經落伍了。你們不僅要鎮守得住這幾處炮台,還應該改變策略,紅夷大炮給敵人摧毀了,炮台不複存在之後,就要改變作戰體係,把榴彈炮和臼炮架在臨時空地上開炮。敵人從海上進攻,總會衝上岸來,灘頭戰到底怎麼打法?誰能告訴本官。”李國樓環顧前麵站立的軍官,突然問起炮兵的作戰方式。

軍官們你看我,我看你,欽差大人竟然說固若金湯的大沽口炮台沒有了,這仗還怎麼打?早就輸了,人都死絕了。

“報告長官,我們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後退半步。”一名滿臉橫肉的軍官惡狠狠的說道。

李國樓大手一揮道:“我不要聽這種豪言壯語,我要贏,輸得再壯烈,還是輸,贏才是硬道理。打敗仗的將軍,不值得誇耀。”

滿臉橫肉的軍官後退回去,珊珊不語,提督裕祿朗聲道:“隻要彈藥充足,就和敵人周旋下去。敵人補給困難,而我們有堅強的後方,足以耗盡敵人的實力。”

李國樓點頭道:“裕軍門說得對,彈藥充足就能和敵人拚消耗。可誰給我們送彈藥呢?就靠軍隊裏的役夫和後勤官兵。打仗的時候,犧牲很大,平時準備的後勤保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損耗巨大,到時這些炮台都會麵臨彈盡糧絕的窘困。”

“那就招募四方百姓,大清別的缺,兩條腿的窮棒子海了去。”一名軍官高聲回道,立刻贏得旁邊人的交口稱讚。

李國樓搖頭道:“這位軍爺,你的思想代表了大多數軍爺的思想,就是因為這種思想作怪,所以我們大清軍隊才會打敗仗。平時做軍爺,到拚命的時候想起窮棒子了,你當人家是傻子還是炮灰。命和銀子比起來孰輕孰重,我想你也不是傻子。八旗子弟兵拿著俸祿高薪,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打仗時知道忠君愛國,奮戰在前線,誓死不後退。那你們周圍的四鄉八鄰呢?誰去關心過他們,誰去教化他們。光靠那些官爺嗎?官爺的名聲在外,誰說過他們好話。你們就坐井觀天,不聞不問四周百姓的生活,死守在這幾座炮台裏。休息時上館子,狎妓而遊,讓四周老百姓知道,這裏生活著一群有錢的軍爺,能夠讓商販和婊子過上好生活,那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什麼?”

軍官們領教了李國樓的毒舌,新思想的傳播者名不虛傳,不顧進士的名聲,髒話脫口而出,不比兵痞子差多少。

李國樓單手叉腰,揮手道:“你們除了是一名軍人,還應擔當起國家興盛的重托。適才我說的話,就是給你們功課,用一個晚上去想一想國家給予了你們多少,而你們又回報國家多少?忠君愛國的思想要發展,不能停留在大清開國時的階段,你們守衛的不僅是大沽口這幾門大炮,而是養育你們的這片熱土。大沽口的紅夷大炮馬上還改換,你們的思想也要跟上時代。作為一批讀過書的炮兵軍官,要反思失敗的教訓。一場戰爭不僅是戰場上的較量,外交、人心、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同樣是戰場勝負關鍵。占盡優勢的大沽口為何會被英法聯軍攻破?用一個武器落後,被動挨打,兵力不足的借口,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總結的東西太多,吸取教訓,改進不足之處,讓自己變成強者,才是一名合格的海防守衛者。你們明天都給我上交一份大沽口炮台改進措施的文章,群策群力,發揚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本領嘛。”

“哈哈哈哈!”軍官們朗聲大笑,李國樓和其他來到大沽口炮台的長官截然不同,每一個舉動都帶給軍官強烈衝擊。大沽口炮台都是知識型軍官,以滿人貴介子弟居多,素來對進士及第的文官多了一些認同感。李國樓的實幹作風,博得絕大多數軍官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