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出生於清道光十一年,四十歲不到,陝西鳳翔府南郊崔家窪人,兄弟四人,排行第三,人稱崔三。身體魁偉,喜愛武略,精通馬術。
這裏麵最慘的就是六帥禹得彥,去年年關時節帶領1000多回軍搶糧,被徐占彪的川軍的伏擊,死傷慘重,逃回董誌原時身邊隻剩下400多人。他那矮壯的身軀,有些萎靡不振,別人都在提問,而他一言不發。
三名探子跪在地上,各自訴說打探到的情況,探子阿四頭指天發誓,道:“四帥,我都打探清楚了,句句屬實。李字營的2000多名將士,學生兵不超過17歲,都是學堂裏讀書郎,從來沒有打過仗。另外600多名戰士是新招募的流民,才訓練了2個多月,過去連槍都沒摸過。打過仗見過血的人,不超過300百人,還有商隊的100人有點戰鬥力,剩餘的人都是民夫,用來推大炮,趕車的。不過他們的裝備都是進口的,所以李字營才敢耀武揚威來前線打仗。”
十四帥藍明泰心有疑慮的問道:“李字營,每日行軍多少裏路?”
“不超過五十裏,我問過其他民夫了,他們行軍途中還練打靶射擊呢,打過野狼,還剝了狼皮,故意讓狼群來報仇,以擁有一張狼皮為榮。空閑得很,窯子都逛了好幾回,一群紈絝子弟帶的兵。”另一名探子回道,其他兩名探子添油加醋,把李字營詆毀了一番。
“那個押運使李大人,還帶小老婆呢。油頭粉麵,像是個太監,隻會拿著一根皮鞭子嚇唬人。管家飯師爺是個大胖子,肚子裏的油可以點油燈了。”阿四頭就想燒殺搶掠,好為死去的兄弟報仇。仇恨越積越多,這裏的人都和官兵有仇,雙方互相殺來殺去,血海深仇永世銘記。
“不過他們大炮很多,有100多門大小火炮,都是洋玩意。不讓我們靠近,都是由京城那裏的民夫運輸。飯師爺隻讓我們新來的人搬雜物,連住宿都把我們分開,很多事都是聽京師的民夫吹出來的,自詡一門炮可以抵上一百條槍,說是要轟平董誌原,運輸大隊的炮彈堆積如山,不許火種靠近,我們推車都要搜身,火石、洋火柴都要沒收。”阿四頭能說會道,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在回話,其他兩名探子,小雞啄米般,認可他的話,情報準確,就等四帥做決定。
“新式火炮、洋槍,這仗不好打呀。”六帥禹得彥早就被官兵打怕了,不想去劫掠官兵的運輸隊。一個隱藏的秘密不為人知,他對回軍的未來不報信心,暗中向清軍徐占彪所部表明要反正的意願,還把董誌原回軍的軍事部署告予徐占彪,這才讓左宗棠得知董誌原回軍的一切,大清軍隊的戰術部署針對性很強的緣故。
如今禹得彥重回董誌原是來做內應,心有靈犀的看向十二帥畢大才,兩人結成聯盟,隨時準備反戈一擊。
禹得彥生於於道光元年,已經五十多歲,滿頭白發,看上去身形疲憊,陝西禹家大莊人氏,大財主、大土豪。除擁有大量的土地外,他還在大荔、渭南、三原、西安、開封等地開設商號、當鋪。並在四川境內開辦鹽井,故當地人稱其為“川客禹家”。如今回軍上層的人物,都是阿訇以及這種地主階層的人物。他家大業大,在他營裏還有10000多人。
畢大才心領神會,叫道:“這是一個圈套,我們不能上當,還是以小股出擊,有便宜就占,點子紮手就嚇唬幾下。我們又不缺這些糧草,犯不著去和京師來的兵馬拚命,那些八旗兵不會爬城頭,看見我們回軍舍生忘死,前仆後繼消滅辮子狗,馬上滾回京師,還是讓那些漢人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