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樓還沒寫奏折就被副帥徐占彪叫去開軍事會議,研究攻打荔家堡軍事方案,這是一座石頭壘成的堡壘,強攻荔家堡的戰役傷亡一定比攻打小崆峒戰役高得多。排兵布陣關係到無數名戰士的生死,在巨大的模型麵前,參事把每一支部隊的位子標注出來,一麵紅旗代表一支軍隊。
李國樓不是戰前指揮官,他已經把炮兵指揮權下放給荀喜,所以他無官一身輕,默默的傾聽各支部隊的指揮官闡述意見。
戰役的實施方案,模擬出敵我雙方可能出現的情景,戰役的各種可能提出假設,沙盤上各支部隊的消耗也被提出。對於攻堅戰來講,戰前各支部隊的協調,關係到戰役的勝負,這裏沒有豪言壯語,隻有一遍遍論證,把戰役的殘酷性考慮進去。
各支部隊誰都不肯落後,關係到軍隊的名譽更關係到每一名軍官的升遷。戰爭時期,軍官都是靠打出來的,軍人的價值就是在戰場上體現出來。
軍事會議吵得很厲害,土兵的土司彭定越和俍兵土司莫保國的兩支小數民族有資格進入荔家堡,但他們兵源少,兩支加起來隻有1200人。李字營作為炮兵營協同作戰,最後一個進入荔家堡,還是二百個名額。
還有哪支軍隊配合作戰?讓軍帳裏吵翻天,各支軍隊的將官拔劍弩張,毫不避諱的互相攻訐。
副帥徐占彪製定的屠城策略隻是手段,讓頑固死守的回軍,認識到反抗隻有死路一條。接下來還是以勸降為主,對於投降的回人以優待,這是既定國策。大家心裏很清楚,往後各支軍隊要約束軍紀,大清軍人要以正義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麵前。所以發戰爭財也就這麼幾次,若是錯過機會?回軍開城投降的話,就像合圍董福祥的十萬人馬,隻能收繳一些陳舊的武器彈藥。
軍人喜歡幹屠城這種事,可以為所欲為,正義之師殺敵,會毫不留情的摧毀敵人的一切。
李國樓看著昨晚還勾肩搭背一起喝酒的軍人,今天翻臉無情的對罵,關係到一支隊伍的收入,誰都不肯退讓一步,更何況回軍以擄掠為生,一座堡寨裏金銀珠寶不會少。
耳朵裏聽著戰友們吵架,李國樓沒有高風亮節的讓出李字營的二百個名額,李字營戰士渴望上戰場,那是夢寐以求的事,他不會自斷前程。吵架不管他的事,讓副帥徐占彪頭痛去吧。李國樓默不作聲的看著作戰地圖,把剛才每一名軍官的發言回味一遍,一名指揮官要善於總結經驗,在群策群力的前提之下,形成獨有的作戰風格。
楚軍高連升的軍隊受到照顧,副帥徐占彪這次沒有把機會留給楚軍,但把攻打第三座堡寨的份額給了高連升的軍隊。高連升很高興的接受了防守側翼的重任,不讓荔家堡曹克忠所部向西突圍。
徐占彪下達完命令,特地告誡道:“你們千萬不要小看曹克忠所部,他們都是反叛的大清官兵,很多還是老兵,荔家堡裏叛軍就有二個營的兵力,對於我軍的戰術很熟悉,小心敵人的火炮,炮兵和步兵結合著前進。彭土司、莫土司不許逞強,巷戰時帶上火炮,別來什麼鴛鴦三才陣,社會進步到火槍齊射的階段,我不希望聽見你們傷亡慘重的消息。”
徐占彪微微歎氣,回人對於漢人叛軍另眼相看,並不信任這些叛軍,把這些叛軍放在軍事前沿當炮灰使,到頭來讓大清軍人自相殘殺。
大清軍官哪裏看得起兩位小數民族的土司,窮山溝裏的人,孤陋寡聞,這麼點人數還練戰陣,均發出嗤嗤笑聲。
土兵的土司彭定越和俍兵土司莫保國,保持高人一等的態度,回道:“是徐副帥,我們會小心謹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