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起義軍的抉擇(2 / 2)

壓力和機遇並存,起義軍原本就想過會有這一天,雖然困難來得比他們想的早了幾天,但既然拉起上萬兵馬的隊伍,就要打出一片天地。哥老會起義也不想投靠回軍,而是更遠大的目標——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所以起義軍向西、向北兩個方向發展已經被否決了,他們要在大西北打出漢人的一塊地盤,和李國樓的李字營決一雌雄,已經不可避免。

“我看還是要和李字營打一回,把卡在我們脖子上的繩索拉斷,讓李國樓見鬼去吧,你們說說到底打巴特爾的那路兵馬,還是打李國樓的兵馬?”雷恒虛心向手下弟兄討教,準備和李字營決一高低。

接下來起義軍各位兄弟,反複陳述,敘述起義軍到底向東還是向南?東麵直接麵對李國樓率領的的大部隊,南麵起義軍連延安城也沒突破,南麵的消息一無所知,起義軍主力到底是突圍,還是坐鎮延安城,和清軍打一場持久戰?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見。

“大哥,我們離開延安的話,新招募的那些人大多數會逃跑,我看還是奪回永安倉,把城外楊大娃子、穆三的糧草奪回來,這樣無論哪支清軍想攻打我們,都沒有糧草,等熬過秋天,延安固若金湯,我們一萬多人可以發展成三四萬兵馬,劉鬆山、徐占彪的大部隊,餓也餓死他們,這些人全部要逃回董誌原,到那時我們可以和回軍聯合作戰,也能發展壯大,若是離開延安,我們就變成流寇了,現在我們城裏才八千多人馬,至少超過二千人已經四五十歲了,這些人守城還行,讓他們行軍打仗,不用敵人追殺,他們自己要倒斃在路上。”劉明奇提出不同意見,不願意放棄延安城裏的大批糧草。行軍打仗能帶多少糧草?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要餓肚子,沒有根據地的流寇,沒有多大出息,必定會被精於算計的左宗棠圍困,像董福祥的流民軍一樣無從逃竄,最後坐以待斃。

有人提出不同意見,立刻招來不同聲音,大廳裏開始熱鬧,這些哥老會兄弟,好不容易打下一塊地盤,而且有吃有喝,誰都不願意離開延安城,對這塊黃土地充滿留戀。

“可是楊大娃子、穆三的兩營兵馬能打能拚,他們都是敢死隊員出身,現在手裏也有二三千人馬,打不下來的話,巴特爾的騎兵就會殺過來,我們連回城也難啊。”劉明奇哀嚎,此時想到四處招募兵馬的壞處,楊大娃子、穆三這兩天也在招兵買馬,他們的倉庫裏也有糧草,足以養數千兵馬。

雷恒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案幾上,怒罵道:“楊大娃子、穆三卑鄙無恥,我竟然會相信他們,早知今日,我應該當斷則斷,殺了他們倆,不該相信他們的鬼話,現在我們身邊竟然有三匹狼,怎麼會這麼巧呢?”

雷恒非常清楚,他打不動楊大娃子、穆三的兵馬,對方都是不要命的老兵,要不是他占據延安城,在野外打仗,很有可能他要被楊大娃子打敗。楊大娃子、穆三能征慣戰,打過無數惡戰,還有一個營的騎兵,楊大娃子不會死守永安倉,會以犄角之勢牽製起義軍的兵力。不用他發兵攻打永安倉,明天楊大娃子、穆三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會主動攻擊延安城。

“滿狗有了永安倉,我們就守不住延安城,還是轉移吧。”劉明奇打定主意,起義軍才扯旗造反,不能和硬茬子打仗,還是找一塊地方生存下來。

一天時間起義軍的心態發生改變,原本以為一切盡在掌握,捏住了清軍的命脈,可以拖死清軍。萬沒想到城外的糧倉一夜之間被清軍占據,三麵的清軍圍攻過來,明天會有更多的清軍圍過來。

“是啊!守住延安城不切現實,去和楊大娃子、穆三這些逆賊拚命,豈不是便宜了滿狗,犯不著做無謂的犧牲。我們還是商議主力到底向哪裏突圍?”雷恒定下基調,再次做出起義軍突圍的主張。

“奶奶的,太奇怪了,東南兩個方向怎麼都是李字營兵馬,李國樓怎麼整的,竟然擋著我們的道,難道他想到我們要扯旗造反?”劉明奇忿忿不平,無巧不成書,這也太巧了,兩支李字營兵馬,正好擋住起義軍的道。

“李國樓就是第二個左宗棠,他算到我們會造反。”雷恒想要不承認也不行,起義軍正麵對決的隊伍都是李字營的兵馬。

起義軍的大哥們商議了一夜,做出決定,主力向南突圍,巴特爾的五百名騎兵成為起義軍突圍的絆腳石,這五百李字營騎兵,起義軍還摸得透路數,至於巴特爾擴編的數千兵馬,起義軍不放在眼裏,這些新兵沒有多大戰鬥力。東麵的李國樓讓起義軍摸不透,他們不敢和精於算計的李國樓一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