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一碗湯裏的乾坤(2 / 3)

軍官們拿著自己的碗筷排隊入場,夥夫端著大號的臉盆給每個人分餐,打仗最怕傳染病,從軍官到戰士,都是分餐製。

李國樓等高級軍官,唯一的特權便是湯料裏麵食物偏多,與下級軍官湯多肉少,不能同日而語,看似浮動的湯水下,還另藏乾坤。

這種小動作,誰也不會道破玄機,軍官們心知肚明的吃飯。今日特許加一次飯,軍官們樂顛顛的跑去盛飯,用飯勺把米飯壓瓷實了,恨不能一隻碗加兩碗米飯。再盛碗雜燴湯,就像過節一樣,軍官們吃得香甜。

李國樓、白朗寧所做的動作,和普通軍官沒什麼兩樣,飯勺壓米飯的動作諳練,一看就是老手。

“師傅,再加一碗湯。”李國樓一本正經的遞上湯碗,見風使舵的夥夫,在湯裏放入兩隻豬腳爪。李國樓想說一隻豬腳爪就夠了,但他沒有多嘴,吃進肚子裏就是營養。凡是都有特權,他坐在這裏吃飯,代表與全體官兵同甘共苦,沒人會計較他多吃幾隻豬腳爪。

吃飽喝足,新武軍軍官們排隊洗碗,而後把自備的碗筷交給貼身的戈什哈。常勝軍的軍官輒不用動手,用過的碗筷由貼身的勤務兵清洗。

李國樓作為總指揮,很多事不用他操心,戰俘、奴隸等諸多事宜,都不歸他管。軍人吃得好,吃得差,不是由他說了算,要看實際情況。身處陌生的環境,一切都毫無頭緒,四周狀況百出,但李國樓相信手下人的能力,他就算看見狀況發生,也不會去瞎指揮,交代一聲,讓手下人去處理。李國樓的職責是管好軍隊,讓全軍保持高昂的鬥誌。

李國樓、白朗寧等高級軍官,來到指揮室。李國樓談笑自如,和林泰曾拉起家常。李國樓了解了林泰曾履曆之後,笑著說道:“林泰曾,看不出你年紀輕輕還是一名儒將,還到英國深造過,和我一樣嘛。在戰場上善於動腦,能夠守住馬公港,記你甲等功。最難能可貴的一點,你還能處理好與泰雅族的土司雅布和北鄒族的土司舒發然之間的關係,這一點很重要,省去我軍的後顧之憂,你趕緊派人聯係,我要盡快與雅布、舒發然見麵。”

林泰曾二十多歲,臉型偏瘦,蓄有八字須,身體結實,五尺身材。小養尊處優,在優越的環境下長大,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先去英國留學後又轉入馬尾船政學堂,都是為將來的仕途鋪路。文化學識並不出眾,科舉之路無望,這才投筆從戎。林泰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後人,屬於根正苗紅,是大清的後備人才。官場的前輩都會提點他,將來大有可為。

俗話說先人種樹,後人乘涼,放在哪一個朝代都一樣,南洋水師的一批軍官,都是官宦子弟,而且是抱成團前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李國樓同樣如此,家族勢力龐大,這才一步登天。白丁居於高位也有,但那要靠機遇,很難做到一呼百應。

就像馮子才戰功卓著,但出身匪類,便不著人待見,照樣被長官參下台。馮子才還要靠李國樓的勢力,重回政壇。

林泰曾雖然年輕,涉足官場不久,但很懂規矩,畢恭畢敬的回道:“稟李總指揮,屬下不敢貪功,守住馬公港是奮起軍十二營全體將士用命。與泰雅族的土司雅布和北鄒族的土司舒發然關係融洽,那是地方官知事兼學政徐秋生的功勞。不過這些天因糧草補給問題,徐秋生被屬下逼急了,躲起來了,屬下還要把他找出來。”

李國樓搖頭道:“胡鬧!你們兩個人,一個管軍,一個管民,就算有矛盾也不能避而不見啊!趕緊派人把徐秋生叫來,軍民同心才能打勝仗。”

“是!屬下立即派人去找,李總指揮,你先喝口茶,屬下馬上回來。”林泰曾抬頭看一眼李國樓,年輕的總指揮讓人不敢仰視。

林泰曾找二名退役的老軍人,他們與徐秋生有生意往來,讓他們連夜到頭城鎮,把徐秋生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