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殺戮(1 / 3)

一直飄著的鵝毛大雪不知什麼時候停了下來,久違的太陽公公從雲後露出了頭,換上了一副笑臉,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大地,那原本就挺撥的青鬆似乎更直了一些。春天已經不遠了。

初見於洋的時候,張翠山就對這個小夥子生出了不小的好感。

為了家族的存活,不惜奔波數千裏來武當山求救,更是不顧自身的安危差點兒被凍死在雪地之中。而更令自己欣賞他的一點就是這個少年有原則,有骨氣。

當宋遠橋拒絕了於家的求助之後,於洋並沒有對武當派生出什麼怨懟之意,更不提先前要拜師托庇於武當的意思,毅然決然地和張鬆溪返回濟南,誓與於家共存亡,如此不懼生死,如此重情重義,張翠山甚至心裏覺得,不幫他實在是不夠厚道。

而且,他的一時心血來潮給他日後的軍旅生涯帶來了無窮的變數,數年後張翠山起兵,背後最為強大的財閥就是於家,軍隊打仗比拚的就是後勤,沒有銀錢的支持,沒有充足的糧響和軍備,哪怕戰鬥力再強的軍隊也會煙消雲散。

“五弟,此行危機重重,你可想好了?”其實宋遠橋在拒絕了於洋的請求之後,心裏也是有些愧疚,可在從武當派的大局出發,他沒有選擇。

“大師哥,小弟的為人你還不清楚麼?若是沒有幾分把握,小弟是絕對不會輕易涉險的。”張翠山一臉輕鬆。

“遠橋,此事為師也知道了,翠山下山之後萬事小心,你和鬆溪聯手,足以挽救於家,放心地去吧。”身後一道深厚的聲音響起。師兄弟三人正在說著,渾不知師尊已然到了。

“師父!”師兄弟三人連忙行禮。

張三豐大袖一擺,對張翠山笑道;“小五,你且準備一下,趕緊去吧。”

待得張翠山離開之後,這才板起了臉:“遠橋,你初掌武當,莫不是忘了本派的宗旨了麼?”

見師尊的語氣加重,宋遠橋惶恐跪下,俞蓮舟也跟著跪下,齊聲道:“弟子不敢!”

“武當派創派之初,為師就有一個心願,非是無敵於江湖,而是拯救萬民於水火,山東濟南城距此雖然遙遠,可是這份行俠之心卻是不能丟了,為師在暗中也觀看了那少年,此子性情堅韌,又有擔當,日後必成大器,切莫寒了他的心啊!”說完飄然而去。

師父的話宋遠橋不敢不聽,連忙將這個消息轉告給張翠山,而後者匆匆準備了些許行李之後,風馳電閃地追張鬆溪和於洋二人而去。

話說張,於二人剛到湖北的邊境,就被張翠山追上了:“四哥,大師哥怕你們二人勢單力薄,特命小弟趕來相助,你們走得可真快,小弟緊趕慢趕,總算追上你們了。”喘著粗氣的張翠山道明來龍去脈。

“五弟~~”張鬆溪本就感到有些底氣不足,原來師門對自己並非薄情,派了第二代中實力最強的弟子幫忙,心下一陣感激。

昔年心忌五弟受恩師偏愛,張鬆溪心裏是有些不舒服的,可人家張翠山非但不記前嫌,還冒著生命危險幫自己的忙,這份兄弟間的情義足以令他動容,不僅僅是義氣,更多的則是實力的增強,通俗點的說有了張翠山,於家基本上等於買了保險,足以立於不敗之地了,經此一事,兩兄弟之間不僅心結盡消,關係更進了一層。

“四哥你咋跟他女人一樣,還掉眼淚了呢?小弟隻不過是在山上悶得久了想下山放鬆下心情,咱們兄弟之間有啥可客氣的?”張翠山不願四哥背上什麼心理包袱,出言勸道。

於洋看得二人兄弟情深,也是心生感慨:要是這位張五俠是武當掌門該有多好,如此仗義之輩,比那個老成持重的宋遠橋要強得多了,算起來張五俠已經是第二次幫自己了,連忙上前道謝。

張翠山一擺手,輕笑道:“小於你也別客氣,我臨下山之際大師兄有命,從今日起你就是武當派的朋友了,日後武當和於家休戚與共,誰再敢惹於家,你就報武當派的名號,貧道我沒啥本事,就是拳頭比較硬,要是看誰不順眼,咱爺倆一道收拾他丫的!”

於洋見這位張五俠說話爽快,而宋遠橋也並非對於家無情,心中的些許介蒂早就不知到哪兒去了。大恩不言謝,二人相識雖然不久,可是這份情義在未來的日子裏卻是得到了極為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