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門見察罕到了,一聲輕歎,長長地籲了口氣,整個人一時之間竟是有點虛脫,搖搖欲墜。
他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以身殞國,被察罕這一喝止,心道這條命總算是保住了,不然就憑他手下現存不到兩千潰敗之軍,要想跟張翠山的五百精兵一較高下簡直跟尋死沒什麼兩樣。
“啟門,本將和安魯將軍有要事相商,爾等速速退下!”察罕輕斥了啟門一句,後者帶著一眾部下撤走,高層之間的貓膩,他一個小小的萬夫長還是不要摻和的好。
“不知察罕將軍有何指教?”張翠山見察罕隻是一人前來,又遣走了啟門的兵馬,不像是跟自己掐架的。
“張翠山,本將且問你,當日你為何留我一命?”兩軍交戰誰敢留手,張翠山失憶的時候與察罕的交情一般,後者可不認為是兄弟情深。
而且察罕是自家事自己知,在他倒躍下城頭的那一刻,張翠山如果朝城下擲出的不是一具屍體而是輪回槍或弩箭的話,他就算不死也非受重傷。 在那樣的情況下,如果再陷入亂軍之中,非得玩完不可。
察罕深知張翠山輕功卓絕,武當派的梯雲縱已是名滿天下,而青海派的淩虛步更是兵神莫測,哪怕是跳下城牆追殺自己也是輕而易舉之事,是以心下狐疑不定,這才發問。
“察罕將軍是個英雄,當日我並無把握傷你性命,況且當日我與程將軍聯手以二敵一,勝之不武。”張翠山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想要取你性命,也要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勝之。
“就這些?”戰場之上單挑的情況雖然也有,但事實上並不多見,二人實力相仿,縱然鬥上千百回合也未必能分得出勝負,張翠山到底是幾個意思。
“將軍若是有意,今日不妨做上一場,張某舍命相陪。”張翠山身後有五百精兵押陣,遇到掛單的察罕難得的大方上一回。
哪知察罕其是意興闌珊,毫無戰意:“算了,就算是單挑本將也未必是你的敵手,你走吧,也算是本將回報你當日不殺之恩。”
“如此就多謝將軍了,來日沙場上見!”張翠山朝察罕一拱手,打馬就走,毫無拖泥帶水。
五百黑水軍一路前行,再無阻隔,不過一日功夫就到了濟南城。
“大哥,安陽之危這麼快就解了?怎地回來的人馬這麼少?”濟南府如今是於洋暫代城主一職,見到張翠山之後極是興奮,連連追問個不停。
張翠山苦笑一聲:“二弟,安陽城隻是暫保不失,如今大軍糧草短缺,為兄這是籌糧來了。”
“原來戰事還未結束,糧食好辦,隻是韃子大軍既未退去,咱們怎麼把糧食運過去呢?”於洋雖然是搞經濟的能手,可是幾年下來跟著黑水軍也長了不少見識,普通的軍事常識也懂得一些。
“還真是件麻煩事。”張翠山搔了搔頭,有些無奈地道。
黑水軍雖然戰力不凡,但這些都是濟南商會花費巨資打造出來的,投入到各項訓練的經費已經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是以黑水軍人馬並不多,至今還未曾超過十萬之數,而山東六府之地皆要把守,尤其是聊城和濟南府守軍就超過了一萬,貿然派兵援助安陽被蒙古軍鑽了空子的話,大本營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