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曖昧流行的年代(1 / 1)

曖昧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這從前一段時間頻頻在媒體出現的一些廣告就可以略見一斑,某名表的:“九點鍾她過來喝了一杯酒,十點種……”;某名酒的:一個女人透過屏幕先是不著主題的左看右看,在一根火柴即將燃盡之後,才“噗”的一口吹滅,不知道她在左顧右盼什麼;某名洗發水:一通不知所雲的畫麵切換之後,那位一向以矯揉做作著稱的女明星軟綿綿地說:“這樣那樣,怎樣都行”……

我沒有批判這些廣告的意思。存在即合理的,商家不會浪費錢財去做那些給人們留不下一點印象的廣告。我不了解創意一個優秀的廣告究竟需要多少內在、外在條件,但最起碼,應該了解廣告的受眾群體潛在的心理需求,這樣他們才會乖乖掏出錢來。廣告商選擇了曖昧,他們成功了,因為這是一個曖昧流行的年代。

還記得網站紅火的那段日子,鋪天蓋地掩來的廣告詞嗎?“讓我們一起把它搞大”、“是男人就上××網”、“上我一次,終生難忘”、“誰不上××網誰就是××”、“交易的樂趣”……如今,這些網站已經大多如昨日黃花,但很多人對那段浮躁的日子記憶猶新,曖昧給人們帶來的短暫的狂歡的感覺,曖昧如同一罐即將過期的可樂,恰好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這個時代的饑渴。

一個美女作家曾經寫過“室內的空氣裏彌漫著麵包與避孕套混合的味道”。那麼看看我們身邊的城市,在彌漫著一些什麼:碩大的廣告牌上,一個女人將腿高高翹起,佇立在燈火輝煌的古老城市街頭,那隻是一隻絲襪的廣告;夜色降臨,那些調暗了燈光的酒吧,散布著危險而又浪漫的氣息,曖昧流竄在血液中,一觸即發;一個17歲少女寫的文字,充滿了尖叫和呻吟,正在網上被瘋狂地點擊著……

沒有人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曖昧是什麼形狀的。但是在曖昧麵前,一切坦白和直接的東西無不變得幼稚和可笑。幾千年來人們開始學會用眼神和心靈來尋找慰藉,不在乎形式,而更在乎感受,縱然曖昧的東西是模糊的、短暫的,可是曖昧卻如一張被人依賴的網,可以舒服的躺在裏麵,享受片刻的快樂和震撼,也可以迅速的逃脫,因為曖昧這張網本身就如同薄霧一樣,形同虛設。

曖昧和孤獨是有關聯的,但我不會說曖昧的人是可恥的。工業社會已經嚴重侵害了我們自然的心靈,各種營養和科技手段使我們的身體能夠越來越堅強地活著,卻使內心如被打磨的玻璃,越來越脆弱。人們越來越不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而隻願意被動地去選擇承受還是逃避,曖昧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進退自若的選擇空間。

選擇曖昧是一種既甜蜜又痛苦的事情,但是在曖昧流行的年代,做一個坦白和真實的人,卻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