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時機好比市場上的交易,隻要你稍有延誤,它就將掉價了。然而,時機有時又會像西比拉[57]賣書一樣,剛開始一整本一整本賣,後來就一部分一部分賣了,可價格一直不變。俗話說:“時機總是先給你看前額的頭發,後來她一個轉身,把光禿禿的後腦勺對著你,想抓她的頭發也抓不住了。”[58]或者換一種說法:“時機總是先把瓶子的把手給你抓,如果你不抓,它就要換成圓滾滾的瓶子肚子讓你抓,那就更難抓了。”所以,一定要在開端起始時善用時機,因為再沒有比這種智慧更大的了。
如果危險看上去無足輕重,那往往代表真的很危險了,而不是真的無足輕重。因此,危險更多的是欺騙了人們,而不是想辦法讓人們意識到它們的來臨。不僅如此,最好是在半路上守候危險,雖然危險還沒有逼近過來,這也比原地等著它們一步步逼近要好得多。因為一個人注視危險過久,就會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很容易麻痹大意。另外,危險的陰影拉得過長(當月亮比較低的時候,照在敵人的背上就會是這種情形),也容易讓人上當。不管是沒到時候就提前開槍,還是過早地彎下身子向前移動,都是在告誡危險將會提前來臨。這兩種情況都會讓你倒黴。總而言之,要想知道時機是否成熟,必須時時刻刻仔細權衡。
一般來說,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看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因為,千眼神阿加斯能密切觀察事態,千手神阿瑞歐斯可以加速處理事情。普拉特[59]的頭盔能夠使精明的人來無蹤去無影,在商議的階段秘而不宣,在執行的階段迅捷無比。因為事情一旦進入實施的時候,任何保密措施都無法跟行動敏捷相比。這就像一顆子彈在空中飛行,它的速度太快了,所以人們用肉眼無法看到。
談革新——不願用新藥的人也得去承受新的疾病
初生之物往往都其貌不揚,新生事物剛出現時也是如此,因為,一切新事物都是時間孕育的產兒。
但盡管如此,就像那些最初使家族獲得榮譽之人,要比保持榮譽的後人更值得尊敬一樣,好的開端往往會為後繼者提供典範,而且不是憑模仿就能獲得的,需要革新。就人性本身而言,惡如同落體運動,在下落的過程中力量會增大;而善則類似於拋物運動,隻有剛開始的那股力最強。毋庸置疑,每一種藥物都是一種革新,不願用新藥的人也得去承受新的疾病。時間就是世上最偉大的革新者。假如時間循其正道使事物衰敗,而人之智慧與靈性又無法使其好轉,那結局隻能是毀滅。
不可否認,那些由習慣形成的舊例,盡管存在缺陷,但至少還算適時合世,且長期並行的陳規舊俗似乎也相輔相成。而新生事物,卻很難與之和諧融洽,一方麵,新東西確實因其效用而有所助益,但也會因其跟舊習慣不和諧而引起麻煩;另一方麵,新事物就像遠方來客,雖然可敬但並不可親。
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它的革新經驗讓我們懂得:如果似箭如梭的時間停滯不前,那固守舊俗的做法也會像開創新風那樣引起動蕩;所以,對舊時代過分崇尚的人隻會成為新時代的笑柄。由此可見,世人之革新最好以時間為榜樣,時間對世間萬物的革新不可謂不大,但卻進行得非常平緩,緩得幾乎令世人察覺不出。如若不然,任何革新都會使人深感意外,而且在對社會有所改良的同時也會有所損傷。受益之人固然會視之為幸事,並將其歸功於時代;可受損之人則會視之為犯罪,並將其歸罪於革新之人。此外,最好別搞政體改革實驗,除非情勢萬不得已,或是其功效非常明顯。一定要注意,革新應該是可以帶來變化的改良,而不是那些假裝改良的喜新厭舊之類的變化。
最後講一點,盡管不應該拒絕一切新鮮事物,但也應該對其持懷疑態度,不要盲從,就像《聖經》所言:我們停於古道,然後環顧四野,找出那條筆直的坦途,於是順路前行。[60]
談談吐——慎言勝於雄辯
在談話中,有的人寧願以能言善辯來顯示其機智,也不願發揮自己的判斷力去辨別是非和真偽,他們似乎覺得語言形式比思想內容還有價值。有的人對某種陳詞濫調津津樂道,其態度又那麼盛氣淩人,這種乏味之舉很容易令人生厭,一旦被察覺也隻能徒增笑柄。那些真正談吐非凡的人,往往是善於引導話題之人,他們就像領舞者,雖然先提出交談的話題,卻把發言權交給對方,而且能在適當的時候轉移話題,使內容有所節製。
言談要善於變化,最好把當前的話題和論證彼此結合,做到有敘有議、有問有答、亦莊亦諧,因為單調無聊的談話或過度地驅使他人,都會使人生厭。善於言談者還要深諳幽默,當然,並不是一切事物都可以拿來打趣,如關於宗教、政治、領袖、個人的隱私以及值得同情的事情,就是不宜玩笑的。然而,總有一些人喜歡隨心所欲地說些尖酸刻薄、令人傷心的話;他們以為,假如說話不夠辛辣,就不能夠顯示自己的才智;這的確是一種需要加以抑製的怪癖。對剛學騎馬的人,古人總是說:“孩子,少揮動鞭子,多拉拉韁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