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3)

作為國家的統治者,必須要對政治風波的征兆有所了解。當一個國家發展到無上下尊卑之分的時候,也就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就如同自然界在季節交替之際,會孕育出最猛烈的暴風雨一樣。在一場暴風雨來臨之前,海底總會出現暗潮湧動,空穀裏也會驟然刮起大風。在政治風波中,也同樣會有征兆:

太陽時時向我們發出警報,

告訴我們暗潮正在湧動,

這是陰謀與叛逆出現的征兆。

當背叛國家的言辭、誹謗與蔑視法律的現象出現,並且屢見不鮮的時候;當人們四處散播不利於國家的謠言的時候,預示著這個國家即將出現禍亂。在敘述謠言之神的家世時,維吉爾把謠言之神說成“巨人的妹妹”:

由於對天神的憎恨,

地母生出了她,

她是巨人族的最後一位成員,

是凱恩拉都斯和科烏斯的小妹。

這似乎在說“謠言”是眾神叛亂留下來的遺物。不過,維吉爾說得很對,謠言的確是叛亂的征兆,而且,叛亂的謠言和叛亂的舉動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它們就像男女與兄妹之間的差異一樣。特別是當國家推行本該得到稱讚的富國強民的政策,卻被惡意曲解受到誹謗的時候,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就幾乎不存在了。另一方麵,這也表明了嫉恨之心的強大,就像塔西佗所說的:“一旦人民對政府產生憎恨之情,那麼無論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好還是壞,都不會得到人民公正的對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因為謠言是叛亂的征兆,就可以使用高壓的手段對其進行無情的鎮壓。其實,對待這些謠言,讓它們自行消失的最好辦法,就是不予理會。千萬百計地禁止謠言,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推波助瀾,使自己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

塔西佗有一句意義深刻的話:“他們雖然服從長官的命令,但是這種服從遠遠不及對命令的議論。”對於塔西佗所說的服從,也不能夠掉以輕心,因為是否執行到底更為重要。而對命令和指示吹毛求疵、爭論不休的現象,則屬於叛逆的嚐試和不服從管束的行為。假如指示下達後,對此持反對意見的人無所顧忌地大聲議論,而對此持讚成意見的人謹小慎微,那情況簡直太糟了。

此外,馬基雅維利提出的,君主是全民的父母,假如他們不能保持公平的話,那國家就會像一條因載重而不平衡的船,極易翻入水中。他這句話說得很有哲理,這一點在法蘭西國王亨利三世身上得到了證實。這位君主先加入神聖同盟,打算將新教徒徹底消滅,可是沒過多久,他本[5]就成了這個同盟要消滅的對象。這是因為,假如君主用他的權威來當作實現某種目的的手段,同時,有束縛力更大的勢力出現,且可以左右局勢的發展時,那等待君主的將會是受到驅逐。

此外,當謠言中傷、勢力衝突與黨派之爭,明目張膽且肆無忌憚地進行時,政府也就徹底失去應有的尊崇。按照常理,政府裏的大人物,應該把老派天文學中所說的第九重天之下的各種行星的運行,當作自己行動的指南。所以,如果大人物在私下裏激烈地自轉,像塔西佗所說的“行動有違臣子的本分”之時,就會出現眾星越軌的亂局。因為上帝用“尊崇”來維護君主的地位,所以當上帝對君主發出警告之時,也是以此作為手段的。“我要把諸王的腰帶放鬆”,就是指這個。

政府有四大支柱,分別為法律、財政、議會和宗教。當這四者之中有一個遭到削弱或者出現根本性的動搖的時候,和平就會變成一種奢望。關於叛亂的征兆,我們暫且討論到這裏,下麵來談一下導致叛亂的因素、叛亂出現的原因及根治叛亂的方法。

先來談一下導致叛亂的因素。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如果想防止叛亂出現,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根本上杜絕導致叛亂的因素。因為,一旦叛亂的因素出現,那它早晚會演變成燎原之火。

一般來說,導致叛亂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普遍的貧困;二是,廣泛的不滿。可以肯定地說,有多少破產者,就有多少支持叛亂的人。盧坎曾描述過羅馬內戰前的情形,我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

從此有了吃人的高利貸,

人們貪婪的欲望被勾引出來,

從此信用出現了動搖,

那害人的戰爭也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