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某朝京城,有兩個姓賈的同胞兄弟,因軍功都封了國公。長房寧國公,二房榮國公。兩個國公的宅邸在同一條街上,故稱寧榮街。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崢嶸軒峻,十分氣派。
先說寧府。寧公死後,他的兒子賈代化襲了官;賈代化死後,他的兒子賈敬襲了官;賈敲一味好道,醉心煉丹,別事一概不管,就由他的兒子賈珍襲了官,而賈珍是個紈絝子弟,哪裏幹什麼正事,隻一味高樂不了;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賈珍的兒子蓉哥兒,也上不得台盤兒。
再說榮府。榮公死後,他的兒子賈代善襲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女兒,生了兩男一女。長子賈赦,次子賈政,女兒賈敏。如今賈代善也早已去世,夫人倒還健在,此後提到的賈母、老祖宗或史太君,指的就是她了。
賈代善去世後,長子賈赦襲了官,安富尊榮,坐享爵祿,也不管理家事。他的兒子賈璉,娶的是金陵名門大家的閨秀王熙鳳,長者稱她鳳姐兒或鳳姑娘,很有理家才能,稱得上整個賈府中的“巾幗英雄”。賈政與哥哥賈赦不同,他自幼酷愛讀書,為人端正方直,皇上垂恩,賜了個額外主事職銜,令入部學習,如今已升了員外郎。賈政的夫人王氏,就是王熙鳳的姑母,生了兩男一女:頭胎生的公子叫賈珠,英年早逝,留下個兒子叫賈蘭;二胎生了一位小姐,因生在大年初一,故起名叫元春,後被選入宮中做女官;不想生了元春之後,隔了十幾年,又生了一位公子,這就是本書主人公之一的賈寶玉了。
俗話說:“世上無奇不有。”這賈寶玉出生就有點兒奇。一落胎胞,嘴裏便銜著一塊玲瓏剔透、五彩晶瑩的玉來,兩麵還有許多字跡,因此取名寶玉。王夫人中年得這麼一個兒子,自然驚喜萬分;而老祖宗史太君,更是愛如珍寶,攬在懷裏怕碰著,噙在嘴裏怕化了,把那塊玉更是當成命根子一般,惟那政老爺,似喜非喜,似憂非憂。
在寶玉周歲時,政老爺試他將來的誌向,便把世上有的東西擺了無數叫他抓。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隻把那些脂粉釵環什麼的抓來玩弄,那政老爺就很不高興,說他將來不過是酒色之徒,因此不甚愛惜。獨那史老太君,還是把他看作命根子一般。
說來又奇,如今寶玉長了十來歲,雖然淘氣異常,但聰明乖覺,百個不及他一個;說起話來也奇,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