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分丹桂飄香,繼教師節後,中秋、國慶、校慶,相繼而來。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這些喜慶的好日子裏,重大校園裏總是一片歡樂祥和。大江南北的中華兒女都在盡情高歌,為古老而年輕的祖國深深祝福!
難忘並記憶猶新的是1981年的國慶節。我們去美國進修而有緣在佛羅裏達大學相遇的人們(其中大多數為訪問學者,少數為留學生)舉行了一個慶祝國慶32周年的聚會,感謝祖國人民耗重金送我們出國深造!感謝美國導師們對我們的培養和關愛!我們決定邀請每人的導師和夫人,係、院、學校幾位領導。大使館擬派教育處代表來根城(Gainesville),並帶來影片介紹中國,大家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在佛大學習的各國留學生很多,有的在慶祝本國國慶節時,去某餐廳租一個小廳並由餐廳提供佳肴宴客,既快且好,多是規模較小的慶祝。對比之下,我們的國慶Party大約有百餘人,租場地及訂餐的費用頗大,支付不起。就決定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方式辦好這次慶祝活動。
經美籍華人陳教授介紹,留學生組長結識了比克楊學校(Pickyang School)的熱愛中國的校長,他滿口答應在周末將他們學校的學生食堂及廚房借給我們舉辦慶祝活動,並派食堂的老美管理員協助我們。因為食堂有桌椅,廚房又有炊具,場地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留學生組長將我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人員布置會場,另一部分人員製作食品。經討論決定製作開口笑、餛飩、春卷三種中國小吃,再買點美製小吃、飲料、葡萄酒、水果即能宴客。留學人員30多人中隻有三位女士,剛好又有三位男士有汽車,組長分配每位女士負責一個製作小組並分配一輛汽車協助跑外勤。我被“任命”為春卷組的組長,因在訪問學者中年紀較大被稱為“侯大姐”。
老天呀!別人以為我已有兩個女兒,一定做飯做菜經驗豐富。其實不然,我的孩子們幼小的時候由奶奶、外婆一手帶大,我的老伴曾跟他母親學得一點烹調手藝,以後在電廠工地安裝設備時,因路遠不能回家,常與工人師傅一起“打平夥”,也學得一些地方菜手藝。所以,如果我們家進行廚藝比賽,第一名為老伴,第二名為大女兒,第三名為我,第四名為二女兒(出國前她隻能炒雞蛋)。動力係有人說:“侯曼西吃的菜都是食堂買來再加點味精。”因工作關係,我與老伴及孩子們有11年時間是過的聚少離多的生活,我也無須做多少飯菜了。
榮任春卷組組長,麵臨第一難事是我還從未做過春卷,隻記得小時候媽媽做的春卷內含雞蛋、肉絲、香椿芽,至於製作工藝隻記得要包卷起來,又要油炸……小項在佛大醫學院念碩士,他有汽車,與我分配在一組,他對我說:“我好像在中國店內見到有食品烹調方麵的書賣。”全根斯維爾城隻有兩家中國店,一為安徽人開的,一為台灣人開的。由於順路,就先去台灣人開的店。
進入店內,小項問老板:“有沒有中文的烹調書賣?”
老板說:“後麵架子上有,你們自己選吧!”我們去商店後部,從架子上選了一本台灣傅培梅女士著《點心製作》,查閱目錄發現有“春卷製作”,甚為高興。小項靈機一動走到店前與老板聊天,因為是上午還沒有人來購物,老板有空與小項談得投機。我看該書標價20美元,且我隻需要一頁,買下來不劃算。於是在後麵書架旁強記春卷製作技術於心,那可真是有生以來學習效果最佳的時候,“急用先學,活學活用”了。我與小項在店裏又買了兩百張春卷皮、菜油、醬油、鹽、胡椒等,老板見我們買的東西多,還送給我們每人一瓶飲料。小項說:“謝謝!”我在旁點頭微笑告別,不敢多說話,“大智若愚”式的悶著,我怕幹擾我的記憶。回到汽車上,快速將春卷製作方法默寫在紙上,像寶貝一樣地珍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