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市場營銷計劃、組織、執行與控製(3)(1 / 3)

如何處理生產部門與營銷部門的關係受到公司市場觀念類型的支配。實行生產觀念的公司以增加產品產量和降低成本為中心開展企業的一切活動,傾向於生產批量大而品種單一的產品,對及時交貨和顧客服務並不重視。實行營銷觀念的企業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中心開展企業的一切活動,有時不考慮生產批量和成本,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度上升。處理生產部門與製造部門矛盾的關鍵是采用生產與營銷平衡的觀念,雙方通過密切溝通了解對方,共同確定公司的最大利益,製定行動計劃。雙方溝通的方式有舉行研討會、聯席會議、互派聯絡員、相互交換人員和增加接觸等。

生產部門要做到:認識市場需求變化與滿足顧客的重要性;拜訪客戶的工廠或購買者家庭以觀察用戶是怎樣使用公司產品的;為完成定期交貨的承諾而加班工作;邀請顧客參觀自己的工廠以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不斷地尋求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不斷地提高產品質量,力爭實現零缺陷的目標;改進生產工藝,實現柔性生產,在有適量盈利的前提下為顧客定製產品,營銷部門要做到:了解生產過程,如彈性生產、準點生產、自動化、生產成本、質量管理等。

(二)營銷部門與營運部門

營運部門指服務行業為顧客生產和提供服務的人員。與工業企業生產有形產品的生產部門相對應。例如,在賓館,營運部門人員包括前台接待員、門衛、服務員等。營運人員往往傾向於自己工作的方便性、輕鬆性和習慣性,較少考慮服務態度與質量;營銷人員則要求營運人員考慮顧客的方便性和舒適感,提供令顧客滿意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解決矛盾的方法是營運人員了解顧客需求與感受,樹立顧客導向;營銷人員了解營運人員的能力與心態,幫助他們改進能力和態度。

四、營銷部門與工程技術部門和采購部門

(一)營銷部門與工程技術部門

工程技術部門的任務是設計新產品和尋找新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實用方法,熱衷於提高技術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簡化工藝過程;而營銷人員熱衷於生產多種型號的產品滿足顧客需求,要求生產定製產品而不是標準產品,這時雙方就可能發生激烈衝突。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讓技術人員加入營銷隊伍,以便更好地同工程技術部門溝通。

(二)營銷部門與采購部門

采購經理喜愛大批量采購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以降低采購成本,充分利用倉庫容積;而營銷人員要求在同一產品線中推出多種型號產品,這就必然減少采購批量,增加采購成本,同時導致商品庫存品種多而數量少。采購人員認為營銷人員提出過高的質量要求而增加成本,盲目樂觀的市場預測增加了庫存,並因倉促訂貨而被迫接受不利價格。營銷人員則認為采購人員僅僅注意降低成本和庫存而不注意市場需求變化。通過協調關係和改變觀念,采購部門應當做到:通過多種途徑尋找最佳供應商;與少數高質量的供應商建立長期業務關係;不會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原材料質量;保證供應的及時性。營銷部門應當做到:不提出不切實際的質量要求,不盲目地提高產品成本,及時準確地預測市場,幫助實現合理庫存。

五、營銷部門與財務部門和會計部門

(一)營銷部門與財務部門

財務部門熱衷於考核各部門創造的利潤,卻不願提供相應的費用支出。他們認為營銷人員沒有認真考慮營銷成本與收益的關係,沒有把成本用於更能盈利的方麵,輕易地用殺價去爭取市場,卻不知道如何通過定價去提高盈利,指責營銷人員“隻知道價值卻不知道成本”。營銷人員則認為財務人員“隻知道成本而不知道價值”,不知道投資於長期的市場開發,過分保守,過高估計風險,喪失許多寶貴的市場機會。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對營銷人員提供更多的財務知識培訓和對財務人員給予更多的營銷知識培訓,營銷人員更好地使用公司資金開發市場,財務人員更好地運用財務工具支持營銷戰略。財務人員應當做到:理解營銷費用是開拓市場和樹立公司形象的必要支出;根據顧客的財務要求製定財務服務策略與規則;迅速判斷顧客信用狀況。

(二)營銷部門與會計部門

會計人員指責營銷人員提供銷售報告拖拉,反感營銷人員與顧客達成特別條款交易,這類交易需要特別的會計手續,增加了工作量。營銷人員則反感會計部門在產品線各產品上分攤固定成本的做法,認為自己主管產品的實際盈利高於賬麵盈利,因為會計部門給該產品分攤了較多的管理費用。他們還埋怨會計部門不能提供各個銷售地區、銷售渠道的銷售額和利潤率報告。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增加雙方的溝通,對營銷人員進行會計知識培訓,對會計人員進行營銷知識培訓。會計人員應當做到:定期提供公司在不同地區、不同渠道、不同細分市場的銷售量和盈利能力報告,定製顧客需要的發票,有禮貌和快速地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