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著名女管理者,世界十大女富豪之一吳舜文的成功之道不僅表現在管理上,還表現在她在管理、使用人才時,惟才是舉,且能容人之短。這一點我們從吳舜文的身上,更能看出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克己忍讓。她認識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特別是那些有用的人才,那些天資聰穎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往往都可能有點恃才傲物的小性子,如果求全責備,人家便可能拂袖而去。經過幾十年的企業風雲,她深知人才對於企業的重要性,所以她寧願忍受一下他們的小性子,而不願起用那些唯唯諾諾的庸才。公司裏有這樣的人,自視甚高,甚至不服自己管理者的管理者,而要求直屬於董事長吳舜文本人,凡事直接向她負責。“那好吧,請談談您的想法……”吳舜文淡淡一笑,居然接受了。這樣的人卻受寵若驚,精神百倍。這樣做的結果,既增加了自己的勞累,也超越了集團內部的分層負責製。對此,吳舜文說:“有時為用人之長,隻得暫時忍一下人的短,慢慢再把大家協調一致,讓他們好好合作。工作過程中還是需要一點兒彈性的。”
吳舜文就是這樣胸懷大度地從事著她的事業。有人問她:作為一個管理者,你不斷進取,銳意創新的原動力是什麼?是留名青史的欲望,還是金錢的刺激?吳舜文說:
“從年輕至年長至年老,我從來沒有缺過錢,也從不以為錢有什麼特別重要。錢本身無益也無害,但看我們怎麼去用它。我如今年過70,金錢對我而言,實在沒有什麼大用處,而我之所以兢兢業業全力以赴,是希望能證明有心能成事,也希望為汽車工業真正做點事情,留下點東西。”
和諧管理後記
管理就是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資源優化再生。
資源優化配置,使人和人、人和事、事和事對稱,才能變廢為寶,化劣為優,優勢互補,實現價值的產生、再生、轉化與最大化。
隻有把管理的對象看成是有機體,才有最大限度的優化配置。所以,對稱管理,本質上就是有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