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 第五章 端點(1 / 3)

那些滿街遊蕩的幽魂,時不時出現的一些怪異,還有遺留的血跡、屍體、殘肢。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看,我眼中的世界不該稱作人類世界——應該被稱作地獄。

心理醫生認為這是幻覺,是精神疾病,我也這麼覺得。小時候並不在乎這些,一群小夥伴嘻嘻鬧鬧——什麼都能說。長大了,就不能了,很多不能說,或者說很多就算是看到了,也依舊不會說。

每個人都知道,所謂的長大,就是把一切令人不安、令人害怕的想法——藏到心裏。

我不覺得苦惱,因為這些東西沒有造成任何困擾,沒有讓我發瘋,也沒有讓我得到什麼能夠逆轉事件的能力。換句話說,這些東西——有和沒有是一樣的,別人不知道所以不會在乎,我自己知道卻也不會在乎。

看的腐肉多了,就不會覺得生肉有什麼特別的了;看的死人多了,就不會覺得活人有什麼特別的了。

收拾腐肉很麻煩,收拾死人也很麻煩,既然這些沒有生命特征的東西都那麼麻煩,那人光是活著就是件麻煩事。

躺在床的我發著牢騷,麻煩,睜開眼都麻煩!

我厭惡地看著這天透過宿舍窗戶射進來的陽光,不想起來,全寢室的人都不想。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就算無欲無求,就算什麼都不想要。

這天是九月二十二號,秋高氣爽的時候。

所謂的大學才運作了二十幾天,就讓很多人就感到了厭倦,九點的教室裏沒有什麼人,空蕩蕩的,講師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沒有什麼幹勁。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一擠一大堆,無聊的人開始移開書摸出了手機。我也沒有聽課,我正有氣無力地歪著頭撐著自己的腦袋望著大屏幕出神。

講師不會在意下麵在幹什麼,因為他的職責隻是講課而已——也許他是想管的,管的多了,不起作用,也就不管了。

分道揚鑣。

秋天有些涼了,大教室的窗戶漏進風來,大家都覺得有些冷,不過誰也不會過去關窗。大家都很喜歡窗外的藍天,很喜歡那些飄在藍天上的雲,很喜歡那些雲下山上的樹,很喜歡在秋風蕭瑟裏發著抖,顫著身子,抱在一起,取暖。

無知,無趣,無聊。

世界就是個這樣的三無產品,那麼讓我提不起興趣。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人們都是這麼過來的,就算迷茫,就算意識到了無趣,就算對這個本來豐富多彩的世界一無所知。

於是。

有人自殺,有人殺人,有人平凡,有人瘋了。

晚上,我更加睡不著。

我覺得心煩,莫名其妙的感覺,覺得煩悶。

天黑了,學校的燈已經熄滅了,偌大的校園仿佛在一瞬間變得安靜,仿佛幾個小時前的繁華都是泡影。我一個人走在這樣的校園裏,沒有腳步聲,我不喜歡發出走路的聲音,仰頭,低頭,都是黑暗——天,早就被雲遮住了。

沒法找到月亮,沒法找到繁星,沒法看清前路的的方向。

環著學校走了一圈,我走出了學校。準備繞整座城走一圈,這是習慣,沒有什麼特別意義,我很喜歡繞城走,所有的路都會走。

慢慢走,慢慢看,當作無聊的消遣。

整個城睡著了。

我知道這個城,什麼時候睡醒,知道這個城,什麼時候睡熟。

萬籟俱靜,萬家燈火,夜蟲嫋嫋,還有時不時飛馳而過的汽車。

這就是夜晚,這就是寂靜的夜晚。

在這個城的另一邊是霓虹區——徹夜繁華的地方。我不喜歡那種地方,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地方。

不過離那不遠卻又有我很喜歡的座交錯縱橫的巷道。

那是堆密集的建築群,現代高樓,平房,土屋都有——雜亂的沒有任何規劃的感覺——一種我很喜歡的慵懶感覺。政府似乎正在籌備重建,可又是牽扯太多人,無法下手,也就成了外來人口聚集的地方。於是,這個地方成了城市的角落,那麼多的房子,那麼多的人,擠在一起。當然,我喜歡的不是那些人,我喜歡的是那些亂七八糟的樓道組成的巷子。

縱橫交錯的,毫無規律的巷子。我覺得這些沒有規劃的房子其實是有自己的秩序的,就像一個會思考的森林,就像一個會思考的城市。

秋季的深夜太冷,隻有三三兩兩的人,稀稀疏疏的不滅夜燈。

巷道光影參差,我踩著光影,走著自己熟悉的路。時不時的聲音,那是哪個房間裏傳來的爭吵,那是哪個街邊傳來的吆喝,是哪個地方?是哪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