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康永 旅行是讀書人的運動(2)(1 / 1)

蔡康永 旅行是讀書人的運動(2)

那次蔡康永去了坦桑尼亞的三個國家公園,但讓他覺得出奇的是“靠過來的都是母獅子,沒遇到公獅子太靠近我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異性相吸呢?另外,蔡康永表示,即使斑馬、羚羊等再溫和的動物,也絕對禁止下車去摸,“其實也摸不到——它們跑得才快哩。否則,你的隨車導遊,就會失去工作”。旅途中的友情

蔡康永的愛好,就是和朋友一起去旅行。

1995年,蔡康永和好友George去日本旅行,在神戶遇到了7.2級大地震。“突然感覺整個房子震動起來。就像是上帝在用手把房子拿起來,上下左右地使勁搖晃”,兩人在震後的廢墟裏被困了三天,最後肩並肩地逃離出震區。也是這一震,讓劫後餘生的兩人決定走到一起,至今已近17年。

而當時在日本共同經曆災難的另一個朋友,患難與共,直至神戶重建後都沒有分開。

和朋友一起旅行,不僅會遇到讓大家開心的事情,還會有各種選擇和意想不到的困難,所以友情,需要在曆經考驗的時候,才能探知到底有多牢固。

蔡康永說,他自己去旅遊則是純粹為了和朋友一起去放鬆放鬆。常常回來後就不記得去過哪些景點,而關於一個地方的印象,卻是一定會留在心裏的。旅途中的書

蔡康永喜歡在旅途中帶上一本應景的書,還要抽空逛當地的書店。 他說,旅途中一個重要的樂趣就是“在一個完全不認得我的城市,我可以毫無目標地喝咖啡,看著路人走來走去,以及享受閱讀的快感。”

蔡康永的確去過一些好玩的地方,譬如,巴西的嘉年華會、非洲的動物大遷徙, “這些是我旅行中很好玩的經驗,可是我每次去書店裏麵,看到那些《死前一定要去的50個地方》這種書,我都完全不能接受那個態度,因為,這些書所說的《死前一定要讀的100本書》、 《死前一定要看的100幅畫》它們中的大部分我都沒有看過,然後,一定要去的50個地方,起碼有40個地方我都沒去過,所以我都覺得那個都無所謂,因此,我大概不會把旅行集結成書”。

“帶書,對旅行很重要!讀書的美好時光,幫我們更深入世界,或更深入自己”,即便是在旅途中,他也珍惜這流動的閱讀時光,並認為很多人習慣帶容易讀的小說,但這隻是徒然把自己包在繭裏,“應該要選擇一些可以加強當地印象和經驗的書,這樣感受才會有累積加持的效果”。

如此愛書的蔡康永並不打算出一本遊記:“我平常被拍攝太多,所以我去旅行幾乎連相機都小帶,我小太喜歡拍照,向沒有拍照的結果就是沒有什麼旅行的記錄留下來。”於蔡康永,旅行是他離開公眾視線獨自享受生活的良方,而旅途中另一個重要的樂趣就是“在一個完全不認得我的城市,我可以毫無目標地喝咖啡,看著路人走來走去,享受我這種喜歡看人的習慣,所以,我的旅行寫出來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