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能夠讓您輕鬆掌握管理智慧的管理啟示錄,它彙集了我近30年來橫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個組織與200多種不同產業的谘詢實戰經驗所領悟出的精髓。
管理科學的發展,從最早古典管理理論時期,如1911年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科學管理原理》開始,進入行為科學理論時期,如1933年梅奧(George Elton Mayo)的《人際關係理論》,再發展到現代管理理論時期,如麥克裏戈(Douglas M.Mc Gregor)的《企業的人性麵——XY理論》,迄今已有超過100年的發展曆史,而管理科學還是隨著經營環境的丕變一直推陳出新,所以我們的管理總是需要持續學習與不斷更新。
管理需要的是智慧,而不光是學問與經驗
“將簡單的事弄得很複雜,表示有學問;但如果將很複雜的事弄得很簡單,這表示有智慧!”彼得·德魯克曾說:“有效的創新總是異常的簡單。”近年來我發現,在我擔任谘詢顧問工作的過去30年中,前麵的20年都在做“有學問”及“有經驗”的事,但它們都不及我後麵10年做的“有智慧”的事,來得真正有效益。在管理的革新與升級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有智慧”;有智慧得從啟迪管理思維做起,降低對管理的抗拒,改變舊的思路,才能真正徹底地學習到管理方法、精益地去管理落實,進而真正提升管理水平。學問與經驗也許能幫你的智慧加分,但學問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必須不斷更新,從經驗得來的不一定是對的,唯有智慧才能亙久而持續!
學管理必須簡單有趣
學管理最好能掌握這兩大原則:一是簡單;二是有趣。
有一項著名的測試名為電梯測驗。它是指在搭乘電梯短短的30秒內,必須能足夠清晰而準確地向你的目標對象說清楚一套建議的解決方案;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你最好重新理解清楚後再來,因為這是無法達成你要傳達的目標的。報社的文字記者在寫社論短評時的工作要求也是一樣,如果一篇社論短評在起始段的破題不能說清楚整篇的精華,那麼縱使後麵段落寫得多麼深入精采,也可能成為總編決定字數與篇幅時,大筆一刪之下的犧牲品;讀者不是無緣欣賞,就是即使欣賞了也沒有耐性看到最後。
學管理最好能有趣。近來有一項風靡全球36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分享創意活動,名為Pecha Kucha(日語,意指閑聊)。這一活動除了無限創意與想象力的分享以外,還有個20幅圖片×20秒=6分40秒(400秒)的規則。也就是在輕鬆的交流活動中,應邀上台分享的來賓必須遵守以20幅圖片,每一幅圖片20秒,總共400秒的時間去講解他們所要分享來自藝術、建築、設計等任何你能想到的創意領域的演講內容與圖片。這個活動的方式與規則,終止了以往那種冗長、無趣到令人打瞌睡的講座或討論會方式,迫使每個人的演講精簡扼要而有趣。結果因為它的簡單有趣,達成了分享新知、結交朋友、交換新想法與工作好點子的目的;管理也能這麼輕鬆有趣而發人深省。
學管理必須從心做起
《哈佛商業評論》說道:“管理革新的項目,絕非是引進一套更新、更縝密的方法,而是一個改變思考與行為的過程!”我從事谘詢顧問業近30年,推動的管理變革項目不計其數,許多組織即使導入一些新的管理方法或軟硬件,可是思考與行為模式完全照舊,結果總是新瓶裝舊酒,了無新意與效果。因為什麼東西都改了,但心沒有改,任何新的管理方法最終一定還是會回到原點。愛因斯坦說過:“以原來的思想水平解決問題,永遠隻是在轉移問題而非解決問題!”唯有提升思想水平,才能提升層次與格局,也才能擴充知識領域,最後才能提升營運管理能力。
《管理的智慧》是我這八年來寫的第八本書,是第五本以簡體字出版的書,有別於前麵幾本書。《管理的智慧》以轉換管理的技術與方法手段為輔助,以啟迪管理的思維為主體。因為思維對了,學什麼用什麼也才會有效果;懂得賺“機會財”的企業不少,但懂得真正賺“管理財”的企業還在少數。學管理就該如同讀這本書一般輕鬆容易而有趣;細細品嚐此書,它定能讓您領悟出更多管理的智慧,幫助您更智慧地管理。
最後,筆者要特別感謝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劉鑫總經理對本書出版的促成。劉鑫總經理長期從事文化傳媒產業,觸角多元而博學多聞,積極鼓勵我將這些管理的心血智慧,與更多汲汲獲取管理新知的國人分享,而就因為劉鑫總經理與我共同的這份使命感,促成了本書的付梓,個人在此由衷地獻上敬佩與感謝。
於泳泓
2011年6月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