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分銷策略(5)(3 / 3)

電子收款機(Electronic Cash Register,簡稱ECR)要求極高的技術性能。首先必須穩定可靠,具備抗一般電器波動、抗幹擾信號、抗惡劣環境的能力;運行中基本不出故障或即使出現故障也能在不破壞數據的情況下及時排除;在網絡或主機出現故障時能獨立運行;必須連接條碼閱讀器、磁卡刷卡器、電子秤等多種外設設備;必須具有現金、支票、信用卡等多種付款方式和零售、批發等多種交易方式;必須具有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等。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簡稱EDI)按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是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準,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文檔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簡言之,就是按照商定的協議,將商業文件標準化和格式化,並通過計算機網絡,在貿易夥伴的計算機網絡係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因此,它被稱為“無紙貿易”或“電子契約社會”。在EDI的發展中,標準化是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

電子標簽(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簡稱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其應用將給物流業帶來革命性變化。如果RFID技術能與電子供應鏈緊密聯係,其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取代條形碼掃描技術。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就要求其前100家供應商,向其配送中心發送貨盤和包裝箱時使用RFID技術。

本章小結

分銷渠道是指產品和服務在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過程中,取得這種產品和服務的所有權或幫助所有權轉移的所有企業和個人。影響渠道設計的主要因素有顧客特征、產品特征、中間商特征、競爭特征、企業特征和環境特征。企業必須對個別中間商進行選擇、激勵與定期評估。批發和零售是在分銷渠道中執行兩種不同職能的活動。批發商主要有商人批發商、經紀人和代理商以及製造商銷售辦事處。零售商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商店零售商、無門市零售商、新興的網絡銷售。零售業發展曆史上曾出現過四次重大變革:百貨商店的誕生;超級市場的誕生;連鎖經營的興起;信息技術的興起。中國批發業經過改革和重組,傳統的批發商業由現代的批發業代替,並獲得發展。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商品市場由原來的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人們的消費結構、消費習慣、消費水平都與過去有了較大的區別,因而零售業也出現了相應的變革與創新。

物流作為市場營銷的一部分,不僅包括產品運輸、保管、裝卻、包裝,還包括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所伴隨的信息傳播。物流現代化包括條形碼技術、電子貨幣、電子收款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標簽等。

思考與練習

1、市場營銷渠道與分銷渠道有何區別?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營銷渠道對企業管理有何重要意義?

3、中國企業渠道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如何解決?

4、如何正確處理渠道成員之間的利益衝突?

5、中國推行物流現代化麵臨哪些挑戰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