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市場調節(1 / 2)

隨著羅錢二家大富商宣布,他們會大舉將自己家裏囤積的所有糧食,全部投入荊州境內的消息在市麵上大規模流傳,一般居民之中是非常高興的,他們今年應該不至於會餓肚子了吧。

可是這樣的一個消息,對那些囤積糧食準備在接下來的秋季,狂賺一筆大錢的糧商和富戶而言,不啻於是一擊重擊。

這些人其實一直在暗中操縱著市場上麵的糧食價格,並且等待最佳時機慢慢地抬高價格後,才賣出手裏的糧食。如今夏天即將過去,官府一直在推行什麼“以工代賑”政策,使得居民和災民現在手裏的糧食還是夠吃夠用;

另一方麵,那場持續了很久的全城慶祝活動,使得城內的商人和外地的商人紛紛趕來做生意。他們提供了大量的商品,部分是吃的東西,可以用來替代糧食。

第三點,市場興旺的時候,商人和他們的供貨商也跟著擴大了經營規模,雇傭了大量人手。此舉,居然使得很多居民比戰前更加有錢了。居民增加的收入部分,比較有效地讓他們頂住了糧食漲價的壓力。

舉個例子,這就相當於收入上漲和通貨膨脹率的關係。假設今年糧價上漲帶動CPI上漲百分之三,居民本年度收入增長了百分之二。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百分之三的通脹率,讓居民購買力遭受損失,而收入增長增加了百分二的購買力,這一消一漲之間,使得居民的購買力損失減小了。雖然居民的購買力還是因為通脹率而下降了,痛苦也增加了。但是收入的增長,減小了這部分增加的痛苦。

於是,以上三點的出現,極大地幹擾了幹擾了糧商們,對糧食市場價格的操縱。以至於,市場上麵糧食價格上漲的速度,變得非常緩慢,根本是不能夠如他們的意。

但是糧商們,手裏是有充足的底牌的——他們有大量的糧食囤積在自己家的倉庫裏麵。而據他們所知,荊州官府的糧倉裏麵所囤積的糧食,根本就不可能支撐荊州所有人多長時間的。

所以,他們他們全都在緊張地盯著荊州官府的一舉一動,看著官府究竟能夠挺到什麼時候才會狗急跳牆。到時候,他就要進行兩場賭博了。

第一場,他們賭到時候官府會忽然拿哪幾家糧商開刀,壓迫他們降低糧食價格或者就幹脆殺人了。這些人的遭受巨大損失是必然的了。

但是,這樣的事情一旦出現,不啻於給其他糧商提供了一個明確的信號,荊州的官府終於支撐不住,他們已經養不起荊州的百姓了。

於是,到時候,便是他們這些糧商,對官府展開反擊的時候,他們會在市場繼續惜售糧食,造成糧價的大幅度上揚。這時候的官府已經無能為力,不可能再依靠殺人和巧取豪奪來維持局麵,隻有眼睜睜地看著糧價繼續上漲。

這時候,就是糧商們擊敗官府——這時候,他們從未失敗過,瘋狂大賺的時候了。

但是,劉禪實行的“以工代賑”政策和“經濟刺激”政策,幾乎完全拋棄了以往官府動用行政力量,蠻橫幹預市場糧價的行為。所以,這就使得荊州官府會使用暴力巧取豪奪的可能性,降到了極低。

但是對糧商們而言,如果以上情況沒有出現,似乎是最好的情況。因為,大家都不必再提心吊膽地擔心著,官府的屠刀最終會不會落在自己的頭頂上。

所以,糧商們居然在這個時候,對官府產生了一點點的感激。但是感激並不能夠代表,他們會懸崖勒馬。感激和賺錢,是不可能混淆的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