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親自率領軍隊,跟著孫桓的人馬就廝殺了起來,戰事極其激烈,對於蜀漢軍隊這邊而言,今天的戰事首先關係著蓋猛的那支用來突襲的騎兵隊的安危;
其次,它也關係著江夏郡這場戰事接下來的走向,是否符合了世子劉禪的期待——於禁他們這邊打得好,盡量多的消滅了眼前的這些江東軍,那麼就越符合世子劉禪想要速戰速決的目標。
但是於禁手頭上的這二千多人的軍隊,規模實在是太小了點,加之孫桓的應變能力一向很強,小小的年紀已經有多次處理危機戰局的經驗,所以孫桓所采取的先一部分兵力拖住於禁的軍隊的進攻,再以嚴重陣勢強勢擊敗敵軍的策略的效果,如今已經逐漸顯露出來。
應該說,於禁的人馬開始的時候的突擊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這種突破的能力持續的時間肯定不如騎兵隊那樣長,也比較容易被攔截下來。然後,孫桓那稍顯嚴肅的臉上的神色,隨即也就變得淡然了,因為他的殺招已經可以放出去了。
孫桓其實已經看到了於禁,心裏甚至非常驚訝於於禁居然會親自上場戰鬥的。
因為在他的印象之中,自從他到荊州參戰以來,幾乎沒有什麼機會看得到蜀漢軍的主將會親自上場參加廝殺的,更多的是看到他們坐鎮在戰場的後方,身邊留著一支預備隊,隨時操控戰場上麵的局勢。以至於,如今的戰場上麵,已經很難看得到當年名將一出場,就能夠壓製全場的盛況了。當然,現在就連傳聞中的萬人敵張飛張翼德,都成為了一個置身後方而非是在戰場上麵叱吒風雲的名將了。
孫桓心裏生出這樣的感覺或者說是想法,其實隻能夠說,他本人對當前的形勢不夠了解。
一個名將,甚至說如同呂布、張飛、關羽和馬超那樣的真正萬人敵的名將,最為叱吒風雲,幾乎能夠一一人之力改變戰局的時代,乃是在三國時代還未形成的時期。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天下的亂局才剛剛開啟不久,諸侯紛紛解旗而起,各種各樣的農民軍也乘勢而起。這樣的亂局一般人指揮看到諸侯之間的相互攻殺,但是更加深層次的看法應該是,在這樣的初期,各方諸侯所組建的軍隊很多都是通過拉壯丁的方式,倉促上馬的。軍隊的建製之混亂自不待言,士卒也都是幾乎沒有經過精良的訓練就拉上戰場,也就沒有多少紀律性和忠誠度可言。
於是,這樣的軍隊在麵對一個名將,率領著軍隊衝殺過去,加之主將被人一刀斬,軍心立刻崩潰,毫無忠誠度的士卒四散奔逃,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所以,那樣的時代,當然可言成就一些稱得上“萬人敵”的名將。
但是後來的局麵,隨著戰爭的深入發展,已經統一戰的開始,各方諸侯麾下的軍隊在經曆過長久的戰爭和鮮血的洗禮之後,無論是主公們還是將軍們,已經對戰爭變得非常有經驗。他們不僅懂得如何去訓練出最為精銳、最為忠誠的軍隊,更是懂得如何以最為有效的形勢,去指揮和控製一支軍隊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