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大眾化發展”背景下 高校美聲聲樂教學創新研究
音樂與舞蹈學
作者:王麗
【內容摘要】美聲唱法經過40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學的體係,成為被世界各國接受並運用的一種聲樂藝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古典“美聲”走向了更廣泛的大眾群體。針對20世紀以來“美聲”大眾化發展的態勢,作者從一名美聲聲樂教師的角度,對“美聲”大眾化對高校教學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關於美聲教學創新的觀點。
【關鍵詞】美聲美聲唱法大眾化聲樂教學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音樂走向大眾化、娛樂化,古典“美聲”的欣賞群體在消減。20世紀20年代歐美音樂領域產生了音樂劇,衍生出“音樂劇唱法”,其在“美聲唱法”基礎上更注重歌唱的通俗化,在這裏,“美聲”與各種流行音樂元素結合,形成新的演唱形式。這種唱法隨後又被推廣到其他不同風格作品的演唱中。“美聲”與流行音樂融合的風潮,使古典“美聲”走向更廣泛的大眾群體。
“美聲”在我國的傳播由於語言、文化的差異,群眾基礎薄弱。如何使“美聲”為更多國內大眾所喜愛,我們的音樂家們一直在做著積極的嚐試。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關於美聲民族結合的理論觀點及教學實踐,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用“美聲唱法”演繹中國民歌、流行歌曲,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在美聲與民族之間華麗無痕跡的轉換等,他們的努力讓更多的人開始了解“美聲”,也使我們意識到將“美聲唱法”融於我們的民族音樂中,才能使“美聲”找到生長的土壤,開創“中國美聲”發展道路,擴大“美聲”的受眾。當我們從電視節目中看到農民朱之文聲情並茂地演唱“滾滾長江東逝水……”、草根劉大成用意大利語激情高唱“我的太陽”時,我們有理由相信,“美聲”已離中國大眾不遠。
高校是培養美聲專業人才的搖籃,更多的學生開始學習美聲,但從教學效果來看,他們的所學能否為大眾所接受,又能否擔當起向大眾傳播“美聲”的大任呢?筆者從一名高校美聲聲樂教師的角度審視目前的教學,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美聲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不紮實,聲音不“美”,語言含糊不清,沒有做到真正的“美聲”,即“優美地歌唱”;其次,美聲專業的學生不願唱、不會唱中國歌,唱外國歌大眾不易接受;再次,美聲專業的學生藝術實踐機會少,舞台表現力差;最後,教學模式程式化,教師與學生缺乏創新精神,沒有將教學與時代、市場結合。針對這些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作者提出一些在“美聲”聲樂教學方麵的創新。
第一,美聲專業學生要打好基本功,真正做到“美聲”即“優美地歌唱”。美聲專業學生要對“美聲”的真諦有更深刻的認識。東西方人由於腔體、聲線的不同產生了聲音的共鳴及音色上的差別。聲音寬、厚不代表就是“美聲”。我們目前的聲樂教學采取的是一對一的模式,教師通過自己的經驗及對聲音的審美來指導學生練唱,這就要求教師要掌握“美聲”科學的聲音概念,與時俱進,才能讓學生有所學,真正掌握“美聲”的發聲技巧。
此外,要解決語言問題。美聲專業的學生演唱中普遍存在咬字不清的現象,原因之一在於其片麵認為美聲就是唯聲論。事實上,美聲唱法對咬字吐字非常重視,意大利美聲學派奠基人卡契尼在《新音樂》中強調:歌唱“首先是字,然後是節奏,最後才是聲音”。導致吐字含糊不清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對外國語言的掌握僅僅停留在拚讀的程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語言的訓練,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門的語言課,做到語言發音標準,此外要結合歌曲,注意歌唱中語言的細微變化,做到清晰地吐字,產生優美的聲音。
第二,在教學曲目選擇上,要多唱中國歌。我們學習美聲唱法不僅是學會唱幾首外國歌劇詠歎調,目的是唱好中國歌。美聲專業的學生不願唱中國歌的原因在於,其認為中國漢字沒有意大利語更適合歌唱。“美聲”發源於意大利,意大利語被譽為世界上最富有音樂感的語言。意大利語語音結構較簡單,由五個元音a、e、i、o、u及輔音組成,每個輔音都配有元音,一個元音對應一個發音,絕大多數的單詞都以元音結尾,很適合歌唱。漢字的讀音可分為字頭、字腹、字尾,加上聲調的變化,所以,歌唱時使用漢語遠比意大利語複雜得多。要用“美聲”唱好中國歌就要做到“美聲唱法”與中國字的完美結合。美聲唱法的審美原則是把聲音的共鳴形象及藝術規格放在首位,講究旋律線條的連貫優美,咬字要服從發聲。用美聲唱法唱好中國歌就是既要咬清中國字,即咬住字頭、引長字腹、歸韻準確,達到“字正”,又要使咬字發聲符合美聲唱法的審美要求,不破壞聲音的整體共鳴效果,達到純正的美聲化形象的“腔圓”。在具體的教學中首先要按照美聲唱法的原則,用傳統美聲的訓練手法,訓練聲音的美聲形象及共鳴位置,其次在聲音形象及共鳴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安放漢字,在行腔時形成純正的美聲化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