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時興感。追求服裝的新款式、新花樣,通過著裝顯示時興感,是人們的共同愛好。
4.舒適感。穿著物理性能、生理性能優良,具有舒適感的服裝,是人們的普遍追求。
5.禮儀感。人們普遍期望通過著裝,表現出個人的高雅文明富有文化教養的精神麵貌。
6.安全感。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時會遇到雨淋、觸電、蟲害、火災、化學物質的腐蝕等情況。為了防止這些事故的發生,人們常常需要穿著能防止各種災害的特製服裝,以保證身體健康。
三、探索服裝美的創造過程
服裝美的創造過程,是一個掌握信息、運用靈感和想象,從理論到實踐,從設計造型到處理色彩,形成整體新穎美的過程。為此,在創造過程中要著力抓好以下幾點。
1.積累資料。資料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反映原材料的品種和性能、創作工藝、傳統的服裝製式、當代的流行信息、必要的服裝麵料、各類的服裝型號、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以及對色彩的特殊愛好等內容的資料;二是反映以往在創造過程中取得的成就、經驗、教訓等內容的資料。搜集和積累資料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2.創造主題。服裝美的創造主題,就是通過著裝效果所表達出的中心思想。創造主題的確定,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考慮以下因素,即消費對象的年齡、性別、體形、職業等特點,著裝的季節和場合,材料和加工的條件等。
3.設計構思。設計構思就是根據著裝的目的,對服裝的款式、色彩、結構、裝飾線、配件等,進行通盤考慮,為達到理想效果而做出的規劃和安排。其主要依據是著裝者麵臨的場合,即服裝的預定用途。為了實現這個要求,必須熟悉著裝地區的風俗習慣及服裝預定的應用場合。
4.製作工藝。在構成服裝美的全部成分中,創作工藝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直接影響服裝的穿著效果。
四、把握服裝美的藝術手法
為了創造絢麗多彩的服裝美,必須創造性地運用新興的科學技術手段,采用形式多樣的藝術手法。
1.仿效。仿效在藝術創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許多新穎特征和令人欣羨的事物,比如古代服飾,隻要它們符合當前人們追求的趨勢,在服裝藝術的創造中,就應該進行仿效。
2.借鑒。在服裝的藝術創造中,為了創造新的服裝美,常常從異族和外國服飾、生活用品及果實枝葉與仿生姿態中,得到啟發,取得借鑒,從而形成新的服裝款式。
3.創新。創新是服裝藝術創作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服裝工作者必須經常分析時裝流行的心理規律和服裝發展的新趨勢以及人們對服裝美的新追求,捕捉時代信息和創作靈感,不斷創造出新的服裝美。
4.變更。服裝的造型款式和色彩搭配有一個時興周期。對服裝厭舊喜新是許多人的傾向,一種服裝流行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漸漸讓位於另一種服裝,不同服裝的流行周期有長有短。因此,服裝工作者必須進行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從技術發展和群眾習性的變化中,尋求大量的信息,做出科學的決策。同時,還要時刻研究服裝市場的流行趨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推進服裝的創新,有效地創造出符合時代精神並受人們普遍歡迎的時尚服裝。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