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銷售人員如何快速被認可(2)(3 / 3)

避免視覺上的分神。不要讓一些景象幹擾你的眼睛。

集中精神。隨時注意別人,不要做其他分散精力的事,如看表、摳指甲、伸懶腰等。

傾聽弦外之音。常常沒有說出來的部分比說出的部分更重要。要注意對方語調、手勢的變化。

別做光說不練的人,將仔細傾聽當作你的行動之一。

讚揚,真誠的讚揚

真誠的讚揚可以收到效果,而批評和恥笑卻會把事情弄糟。

這一點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最明顯。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如果一味地批評指責,就會使孩子承受長期的心理刑罰,會給孩子帶來壓製、苦惱、反抗的情緒,不利於他們行為向好的方麵轉變。對於個別孩子來說,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

吉姆·金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兒子約翰認真讀書,將來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因此,從約翰上小學二年級開始,吉姆就開始對約翰提出嚴格的要求。他私自給約翰訂立了幾條規則:禁止他隨便與街上那些孩子們一起逛大街,無所事事;不允許任何一門考試低於良;不允許看卡通節目;不允許玩電子遊戲,等等。約翰隻要偶爾違背這些規則,就會遭到嚴厲的斥責。可是,到了三年級的時候,約翰的成績卻已經連“及格”的檔次都難以維持了。他似乎故意與父親作對似的,偷偷地跑出去找孩子們玩耍。而且,他專門找那些被家長們視作無可救藥的“壞”孩子,因為他感覺到自己與他們一樣:在父母的眼裏,是那種隻會犯錯誤的孩子。

吉姆非常困惑,在與鄰居們談話時不斷訴說自己的煩惱,可是,在他生活的那個小鎮上,沒有一個人可以給他指出錯誤。吉姆依舊采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對約翰實施更加嚴格的管教。結果,約翰在一次鬥毆事件發生後,被帶進了青少年管教所。

可憐的吉姆始終也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花費了那麼多的心血,到頭來卻落得如此結局。

用讚揚來代替批評,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史京勒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史京勒通過動物實驗證明:由於表現好而受到獎賞的動物,它在被訓練時進步最快,耐力也更持久;由於表現不好而受處罰的動物,那麼它們的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較差。研究結果表明,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人。我們用批評的方式並不能改變他人,常會適得其反。

漢斯·希爾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說:“太多的證據顯示,都普遍地不喜歡受人指責。”

因此批評而引起的憤恨,常常使人的情緒低落,對應該改進的狀況,一點也不起作用。

曆史全是由這些誇讚的真正魅力,來做令人心動的注腳。

許多年前,一個10歲的男孩在拿坡裏的一家工廠做工。他一直想當一個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師卻泄了他的氣。他說:“你不能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簡直就像風在吹百葉窗一樣。”但是他媽媽——一位窮苦的農婦——用手摟著他並稱讚他說,她知道他能唱,她認為他有些進步了,她節省下每一分錢,好讓他去上音樂課。這位母親的嘉許,改變了這個孩子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羅素,他成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歌劇演唱家。

在19世紀的初期,倫敦有位年輕人想當一名作家。他好象做什麼事都不順利。他幾乎有4年的時間沒有上學。他的父親鋃鐺入獄,隻因無法償還債務。而這位年輕人時常受饑餓之苦。最後,他找到一個工作,在一個老鼠橫行的貨倉裏貼鞋油的標簽,晚上在一間陰森靜謐的房子裏和另外兩個男孩一起睡,這兩個人是從倫敦的貧民窟來的。他對他的作品毫無信心,所以他趁深夜溜出去,把他的第一篇稿子寄了出去,免得遭人笑話。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都被退稿,但最後他終於被人接受了。雖然他一先令都沒拿到,但編輯誇獎了他。有一位編輯承認了他的價值。他心情異常激動,漫無目的地在街上亂逛,眼淚流過他的雙頰。因為一個故事的付梓,他所獲得的嘉許改變了他的一生。假如不是這些誇獎,他可能一輩子都在老鼠橫行的貨倉做工。你也許聽說過他,他的名字叫查爾斯·狄更斯。

史京勒的實驗證明,當批評減少而多多鼓勵和誇獎時,人所做的好事會增加,而比較不好的事會因受忽視而萎縮。

讚美就像澆在玫瑰上的水。讚美別人並不費力,隻要幾秒鍾,便能滿足人們內心的強烈需求。看看我們所遇到的每個人,尋覓他們值得讚美的地方,然後加以讚美,並把讚美他人變成一種習慣吧!

第一印象一定要好

西方有句諺語:“你沒有第二個機會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8月份一個炎熱的上午,一位推銷鋼材的專業推銷人員走進了某家製造企業的總經理辦公室。這個推銷人員身上穿著一件昨天就已經穿上的襯衫和一條皺巴巴的褲子,他嘴裏叼著雪茄,含糊不清地說:“早上好,先生。我代表阿爾巴尼鋼鐵公司。”

“你什麼?”這位準客戶問,“你代表阿爾巴尼公司?聽著,年輕人。我認識阿爾巴尼公司的幾個頭兒,你沒有代表他們——你錯誤地代表了他們。你也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