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資產證券化分析(2 / 2)

第三、完善交易結構,進行信用增級

為完善資產證券化的交易結構,SPV要完成與發起人指定的資產池服務公司簽訂貸款服務合同、與發起人一起確定托管銀行並簽訂托管合同、與銀行達成必要時提供流動性支持的周轉協議、與券商達成承銷協議等一係列的程序。同時,SPV還要對證券化資產進行一定風險分析並采取相應措施來吸引投資者。

第四、資產證券化的信用評級

信用增級後,特設機構再次聘請信用評級機構對未來資產能產生的現金流進行評級,以及對經過信用增級後擬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進行評級,將評級結果向投資者公告,然後委托證券承銷商負責向投資者銷售證券。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裏所說的流程隻是資產證券化的一般流程,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每個案例都會有些不同。

三、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資產池的設計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中的資產池是各種貸款的組合。從本質而言,是被證券化的不良資產未來現金流的分割重組過程,實質上被證券化的不是資產本身,而是不良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資產池的質量是資產證券化成功的關鍵。所以篩選目標資產構成資產池是進行證券化的第一步。

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總量仍舊巨大,質量仍舊參差不齊,合同違約率很低,對其未來現金流的預測難度比較大。由於按照回收能力來篩選難度較大,不妨首先篩選原始債務人並做粗略分層:

(1)無還款能力且無發展前景;

(2)近期有能力償還利息,有一定發展前景,但是債券債務關係不明確;

(3)近期有能力償還利息,有一定發展前景,缺乏有效的實物資產相對應貸款;

(4)近期有能力償還利息,債券債務關係清楚,擁有有效的實物資產相對應貸款,有一定發展前景。

第一類屬於“損失類”,應該進行破產清算,盡量減少損失。第二類與第三類資產因給予必要支持與監督,采取等待衝銷的方式。第四類才是實施證券化來解決還款問題的資產,特別是對於因職務負擔過重影響財務狀況的企業。

其次,對資產數量質量與原始債務人的數量也應有相應的要求。信用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麵臨的最大風險。應采取多樣化借款者,同類化,明確界定支付模式,可預測的現金流量,拖欠和違約率低,清算值高等原則,並且資產數量與原始債務人的數量也應相對較多,以使信用風險最大分散化。

另一方麵,在實踐組建資產池的過程中還應考慮投資者對產品的偏好問題。由於不良資產本身的違約風險過於偏大,可以考慮加入優質債券或權益資產或實務資產,與不良資產搭配組建,特別是在優先級產品之中。一來可以增加信用評級,二來可以增加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處理速度。

參考文獻:

[1] 張中華,宋清華.商業銀行創新與資本市場[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王誌強.銀行資產證券化的直接動因與作用效果——來自美國的經驗證據(第1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武魏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運行機製研究(第1版)[M].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8

[4]塗永紅,劉柏榮.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5]王剛.論我國不良資產證券化交易結構的選擇和設計[J].經濟體製改革,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