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這回得了朱由校的旨意:一切便宜行事,立刻火速前往順天府衙提審這次事件的主角,到了順天府才發現這回難怪朱由校會有這般大的怒氣,順天府衙的大牢裏押著十幾個犯人,其中有一個京師大學的學生,兩個朝廷的官員,最可惡的是竟然有翰林院的翰林,除了這幾人剩下的都是一些聚集在京師的一些不第的舉人和秀才,這些人年紀都不大,大約分布在二十到四十之間,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的文人。
史可法知道這事非同小可,皇上這幾年來何曾這般發過怒,雖然史可法這回得了朱由校便宜行事的旨意,但是世事難料,萬一朱由校明日反悔,要想放過這幾人,那自己這事就辦的不索利了!一番思想鬥爭之後,史可法忙是喚來順天府的捕頭將這些人轉移至刑部的死囚牢裏去,這刑部大牢專門設有特殊的死囚牢,接待是那些因事暫時受罪的高官,這些人雖然身犯重罪,但是關係複雜,加上隨時有平反的可能性,因此犯人進了之後不但不受罪,反倒是被服侍的舒舒服服!
事實證明史可法的做法是十分正確的,和上次的那件事情相差沒有幾日,朱由校又是拉來史可法仔細詢問了處理方法,得知那些所謂的民主黨人如今正被史可法死死的關在大牢的時候,倒是高興了一把,同時還給史可法下了一道旨意,在京師南側新建了一個大牢,專門用來關押這些政治犯!
當然這個大牢的規模在開始的時候是個十分微不足道的小牢房,但是隨著朱由校即位時間的逐漸增長,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幾經擴建,其中關押的人數也是越發增多,特別在朱由校架崩前的幾個月內,大牢內關押的人數到了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數字,不過關押的人數似乎就是百姓的聲音,不過這都是後話!
對於日理萬機的朱由校來說,這個民主黨事件隻不過是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大明朝如今雖然運轉十分順暢,但是其間的眾多大事足以讓朱由校很快忘記這麼些不愉快的事情,特別在大明天啟八年到大明天啟十三年這五年間,大明憑借著在科技研發上十幾年的積累,大量新的工業化產品大量問世,有線電報已經開始投入商業運營,京師至大明的幾個重點城市的有線電報網將大明的距離縮短了不少,也使得高度集權的中央政府進一步將地方抓緊在手中,有線電報使得人們的資訊更加豐富,而在朱由校手下修建起來的國道已經將大明的主要城市連接起來,大量載重貨車在大明的國土上將物資南來北往的運輸著,再加上已經蒸氣機化的大明海上運輸力量,朝廷中央政府對遠離京師的地區的控製力到了有史以來最為強力的階段。
直到大明天啟十三年,大明軍隊陸續征服漠北蒙古,藏北高原,加上六七年來,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的支撐之下,陸續不斷的探險隊將整個西伯利亞的地形圖勘測出來,並陸續在西伯利亞的許多地區建立了後勤補給站,而南洋的進展更是令人欣喜,除了將西方人趕出了東方,獨占了東亞和東南亞的貿易之外,具有了蒸氣機的大明海軍如虎添翼,遊弋的範圍更是擴展到澳大利亞島,此時大明的疆域已是超過了曆史上任何一個王朝!
然而大明前進的腳步似乎不曾停止,在地球上其他國家還處在冷兵器階段,或者火器時代的入門階段的時候,大明已經大跨步進入火槍時代,在朱由校登基之始大量裝備明朝軍隊的火銃已經全部收集回爐,取代他們的是射程精度更甚一籌的後裝火槍,而在火炮方麵,原本威力十足,在明軍的曆次戰爭中大顯身手的紅夷大炮已經開始被新式的大炮取代,有了這些武器,明軍的戰鬥力大幅度上升,世上更沒有了能與大明相抗衡的國家。
一時間大明成了世界的中心,大量的原材料源源不斷的通過海路陸路運入大明國內,而大明巨大的生產力也給世界提供著數量同樣巨大的產品,除了這些,大量遷徙到大明的外國百姓不斷增加,在大明市舶局負責的廣州、泉州、鬆江、南京和天津這些港口,大量湧入的其他膚色百姓已經成為了一道特別靚麗的風景。
而明王朝的迅速崛起,使得大明的漢文化迅速的席卷全球,各個屬國派來的遣明使集中在京師,總數在一萬多人,這些人和大明的百姓一樣,憑借著自己的實力考取大明的高等學府,正是這些人,將大明的文化帶及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