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尚武(2 / 2)

滿清在入關前,經濟上是遊牧和從事粗放的農業,在社會形態上是農奴製,完全是一種落後的社會形態。

他們在入關後,雖然繼承了明朝的製度,但也使整個中國的社會形態向後產生了極大的倒退。

這些都是使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

但是滿清入關後實行剃發政策,當時漢族的抵抗也是非常頑強的,但是由於缺乏統一的領導,所以被人家各個擊破了。

但是即使是那樣,漢族的抵抗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天地會就一直在堅持抵抗。

那麼,為什麼落後的滿族能夠對一個曆史悠久、文化高度發達的國家實施統治達二百六十多年呢?

這和他們主動接受漢文化以及推行“以漢治漢”政策有關。

同時還有這樣一個規律在起作用,一個統一的高度集權的國家,如果要打敗它是很困難的,如果一旦把它給打敗了,對它實行統治則要容易得多,因為他們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如果一個分封製的國家,要打敗他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打敗它之後要對它進行統治則非常困難,因為他們很容易就能組織起來有效的抵抗。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對抗直到十八世紀以後,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戰爭中使用的火器在殺傷力上,遠遠超過了弓箭等冷兵器,才逐漸顯示出了文明的巨大威力,落後民族對於先進民族的曆史便一去不複返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來的一些遊牧民族也相繼接受了現代文明,轉入了定居生活,世界呈現出了暫時的和平與安寧。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類戰爭的結束,即使在這和平與安寧的國際環境中,局部戰爭也從沒有間斷過。

國與國之間所呈現出的科技與經濟的競爭,也許就是在搶占未來戰爭製高點。

所以我們的祖先告戒我們。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這些問題馬城已經想的很明白,不尚武不行呀,隻要將這個世代成功渡過,隨著火器,軍事裝備的日益發達。

遊牧民族征服文明世界這種事情,也就不可能發生了。

他心中清楚的意識到,此番西征,或許是華夏王朝曆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用兵了。

隨著華夏國力的昌盛,最終,遊牧民族會變得能歌善舞起來。

初春時節馬城結束了假期,返回了德黑蘭城下。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4570/1686519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