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人物與動畫場景合成技術的應用與研究
文化壇論
作者:徐藝佳 張光子 韓怡然 曾武 謝銘
目前,數字虛擬技術與實拍結合的技術已普遍應用與各個電影電視作品當中。但在小團隊小成本的獨立視頻短片中進行應用還很少。本研究集中在使用中小型硬件設備和工作站的前提下,使用實拍與數字動畫合成技術應用在互動展示領域。探索出適合小型團隊使用的簡捷的數字動畫與實拍結合的技術。
對於如何探索與研究適合小型團隊使用的數字虛擬技術與實拍結合的技術,我們決定製作兩部短片,分別探究實拍人物與二維動畫的合成技術以及實景拍攝與三維動畫的合成技術。
前期的拍攝設備選擇了性價比很高的SONY EX1。它相對普通的專業攝像機擁有更加輕便的外形,並且在性能方麵可以滿足全高清視頻的拍攝需求,以及擁有60fps的升格攝像功能。在小型工作室中非常普及。同時使用了CANNON 5D MarkII進行輔助拍攝。它擁有全畫幅的高清拍攝功能和驚豔的色彩。最後還使用了小型綠幕及數量不等的輔光燈,可以讓視頻素材在後期製作中更加方便和清晰的進行摳出操作。
在後期製作設備方麵,使用了基於windows係統的工作站。配合Adobe的數字影像製作軟件,對視頻素材進行剪輯,調色,特效,合成等處理。同時根據鏡頭的設計,將配合使用wacom手繪板進行手繪動畫和3D動畫的製作,與實拍畫麵進行合成處理,以達到理想中的畫麵效果。由於要製作3D動畫,所以在工作站的選擇上沒有使用Mac OS係統的工作站也是考慮到windows環境下對於3D動畫製作軟件的支持更加全麵。
無論是大型製作團隊還是小型團隊,在製作短片的流程上,主要的步驟都不盡相同。由於《微笑的魚》和《留學,go for it!》兩個短片的類型不同,所以在詳細的流程中有相同的部分,但也存在著一些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集中在前期的策劃階段和中期的拍攝階段上。下麵將分別介紹兩個短片的製作流程。
《微笑的魚》是由著名漫畫改編。所以在策劃階段首先確定采用二維手繪動畫與實拍人物相結合的技術,為整個短片提供一種夢境的氛圍。由於手繪動畫的特殊性,所以與專業團隊相同的在前期進行了分鏡的繪製。確定分鏡之後將進入到中期的拍攝和動畫繪製階段。對於一個小型團隊來說,使用簡單的小型綠幕,搭建起來更加方便省力。使用綠幕進行拍攝對於燈光的要求很高,一方麵是燈光光線的強度要適中,另一方麵燈光的位置要均勻。使得整個綠幕上的亮度統一,不能有影子。所以對於小型綠幕來說,在燈光的設置上也變得更加方便,適合人數少的團隊來使用。采用先攝像後繪製動畫的原因在於需要使用實際拍攝的素材作為比例尺,指導手繪工作的進行。在拍攝上,采用1920×1080的Full HD分辨率。高分辨率的素材可以展示出更多的細節,並且便於後期進行修改和調整。後期方麵,使用Premiere對素材進行粗剪,搭建起短片的框架。短片使用1280×720的分辨率進行製作。使用比素材分辨率較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利用拍攝的素材中需要的部分,增強畫麵構圖,避免拉伸素材,並且也更利於小型工作站的渲染輸出。把綠幕拍攝的素材粗剪後導入After Effects。由於After Effects擁有數量豐富的第三方插件,所以可以非常便捷的進行綠幕摳像的工作。同時也要對合成的鏡頭進行調色,使前後兩個手繪層與中間的實拍人物層更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會顯得突兀。再交由Audition進行效果音和背景音樂的調整。最後再使用Premiere對整個素材進行精剪和渲染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