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貝克是一個85歲的老人,可仍然同時做著十個人的工作,即使年輕人也未必能身兼十人的工作。一個85歲的老人,和別人一樣是從25歲、35歲、45歲一步步走來,但他仍然具有25歲時的所有精力和力量,同時又具備85歲的技巧、經驗和成熟的判斷力,他本身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世界上還有許多偉大的人都在他們年老的時候又做出許多偉大的事業,盡管那個年齡的人大部分都快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柏拉圖在80歲的時候仍然堅持寫作,洪堡德在90多歲的時候完成了他的《宇宙》,坦尼森在他80歲的時候創作了他的不朽篇章《越過欄杆》,老加圖也是在那個年紀學會了希臘語,而喬治·衛斯理則在82歲的時候說:“從我開始覺得有點兒累到現在,也就是12年左右吧。”
年輕與年老最大的不同是,年輕時總在期待更美好的東西,而年老時則總是在回顧往事時不由地歎息。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不成熟,卻不能不成長,很少有人會在年輕時達到人生的頂峰,畢竟我們還沒有經曆完整的人生。我們知道自己還有成長的空間,我們知道自己的身體力量還會不斷增長,我們也知道自己的體格還會日趨完美、頭腦會更加機敏。這些都是我們期望的,也是相信自己在經曆人生風雨後能達到的。我們在相信並努力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實現並達到。
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有更健康的體魄,更準確的判斷力和更成熟的智慧,並且在實踐的基礎上,更加飽滿有活力。歲月帶給你的,理應是智慧和健康,而不是衰老,思維也不應變得遲鈍,失去創造力。不管你年紀多大,都沒有必要坐在壁爐旁的角落裏“養老”。
人的身體相當於一個電力運輸係統。當發電機在全速運轉的時候,每件事都被精確地處理著;而當發電機的速度慢下來的時候,整個電力運輸係統的運行速度也就跟著慢了下來。你的大腦就相當於發電機,而你的思想則是這個“發電機”的能量輸送中心。倘若你的思想充滿了健康和活力,你的整個身體也會精力充沛、生龍活虎;如果你的思想裏全都是衰老而遲緩,你的身體的速度也會相應地逐漸變慢,不斷減緩你所設定的運行速度。你可以在30歲的時候老去,你也可以在90歲的時候依然年輕有活力,這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你的實際年齡應該跟你的大腦年齡相同,因為你身體的每個作用、每個活動都是由大腦控製的。大腦產生的能力支撐著體內重要器官的運作,支撐著血液的流動,使其為每個細胞和組織送去重建所需的材料,也支撐著體內的清理過程來清除廢物或損壞的組織。
很多人在30歲或40歲的時候,會認為自己已達到了頂峰,對成長的期待已經消退或停滯,甚至不再想遇到什麼新的變故,隻期望保持目前的狀態,卻沒有辦法阻止衰老的步伐。很多曆史事實也證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機構或是個人可以原地踏步,長久地維持同一種狀態。要麼前進,要麼後退,如果不行動,隻會被拋棄。而實際上成長是無止境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新生命的孕育和重生,這一點你必須意識到,即使病弱的人也一樣。不要在意今天的你是什麼情形,沒有關係,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就根據自己的方式重建,假以一段時日,你那些有問題的細胞組織將會更新,變得更強壯,更有活力。
看看安奈特·凱勒曼,小時候的她身患殘疾、麵部變型,但是她長大後卻成為了世界上外形最完美的女性。羅斯福在年輕的時候既虛弱又貧血,可是卻擁有讓世界羨慕的力量和精力。安奈特·凱勒曼和羅斯福隻是千萬人中的兩個例子,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和他們一樣。你天生的狀態,你的年齡和生存現狀無論多麼不盡如人意,都沒有關係,你有漫長的路要走,也有眾多的機會可以重獲新生,逐漸定型為你自己的專屬模式。
你想要怎樣改進,是期待自己擁有一個更加完美的體格,還是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就在你的心中清楚地放上一個新的模型,每天都將那個模型植入你的潛意識,然後每晚睡覺前,在你的眼中想象它的樣子,並在你的思維之中,把它想成你自己——一個未來的你——這樣,你也會成為像那個模型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