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麵對工作的負荷,再也無力應戰的時候,當遇到煩心事,思緒混亂的時候,不妨給自己一個獨立的安靜的環境,不妨去公園逛逛,欣賞姹紫嫣紅……這時你會突然發現:天是那麼湛藍,雲也分外潔白,這個世界真的好美麗,而這時自己也會擁有一份好心情!不妨撐起一把小花傘在雨中漫步,在青石板小巷裏欣賞雨中美景,那細雨會把你的壞心情衝洗幹淨……
舍掉一些無謂的忙碌,時常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不但會使你疲憊的神經得到適時的放鬆,也會使你乏味平淡的生活得到調劑和點綴。
絕不做工作狂
據日本專家統計,不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工作狂”的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在過去的10年中,美國的工作狂增加了5成,日本增加了7成,在中國也增加了至少4成。
以前,在許多國家,“工作狂”均被認為是褒義詞,或至少不算是貶義詞。不少人(其中多數是企業老板、單位領導)還覺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為企業或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效益,而且為同事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故多數“工作狂”往往被評為“先進典型”,成了“骨幹”或“紅人”。
實際情形真是這樣嗎美國心理學家斯賓塞教授指出,“工作狂”屬心理變態,在各單位的低、中級管理人員中尤為常見。“工作狂”與對工作有熱情者有本質區別——前者往往並不熱愛自己的丁二作,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而隻是拚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此外他們在工作中還常常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慮萬分,卻又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而後者則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工作中能獲得巨大樂趣,出現失誤時既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懊惱不已,相反卻會聰明地修正目標或改正錯誤,同時也注意與同事和上司協調、配合,因而人際關係相對融洽。調查研究顯示,盡管前者的工作量要比後者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明顯不如後者。
我們應如何從一個人對於實際工作的熱衷程度去推測他們的心理狀態呢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一係列行為表現來分析判斷。有些人不管是星期天或休假日,都不惜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一旦工作中斷,就會如同酒精中毒的酒鬼一樣,立刻陷入心神不定的狀態裏,甚至說話也走了樣。乍見之下,一般人都會以為他們是熱衷工作的人,或稱之為“工作狂”,事實上,這種人的內心裏,無不隱藏著極端複雜的心理秘密。
人的生活大體上可以分為工作、家庭和其他的社會交往三方麵,世上每一個人無不將全部的精力用在這些方麵,並且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而給予適當的分配,借此獲得身心的平衡和穩定。所以,一旦某些方麵發生欲求得不到不滿足的情況時,這三方麵的平衡就會被打破。那麼,人的精力分配就會發生改變。
至於那些一天到晚忙於工作的人,大體上是因為家庭或其他社會交往中發生了問題,所以產生欲求不滿的現象,這樣一來,他就把這股精力全部貫注於工作方麵,而且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例如有些人夫妻之間感情不和睦,或者不斷為子女的不爭氣而苦惱萬分,為了要忘卻這方麵的不如意,他隻有熱衷於某種工作,借此減輕內心的不安和苦悶,這種舉動是一種防衛機製,也是逃避現實的方式之一。
凡屬於這一類型的人,唯有埋頭於自己的工作中,才能將心裏那股失衡的狂熱合理化起來。
相反,如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耗費在家庭方麵,即所謂的家庭主義者,則往往是由於工作和其他社交方麵的欲求得不到滿足所致。
相對於同齡人而言,工作狂的收入是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對於財富,他們會說獲得財富是他們努力的基本動機之一,因為在某一個層麵上,財富的積累是自我事業成熟的一個體現。在每個項目結束以後,他們總會離開滿是煙頭的工作室,走上街頭瘋狂購物,覺得不斷地挑戰自己,又很會享受金錢,就是一種幸福。
工作狂的工作壓力很大,他們希望每一件事都能做到完美,但在這份固執的執著中,他們的生命透支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了。焦慮、煩躁、不安漸漸成為侵蝕他們健康的重要“殺手”。
你做事OR事做你
要分清是“你”在做“事”,還是“事”在做“你”,工作的“主人”與“奴隸”是截然不同的。
你一天平均工作幾個小時8小時、12小時,還是夜以繼日、無休無止地工作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拚命工作,是為了將來可以“少幹活”或“不必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整天遊山玩水,過著享樂的日子,所以現在才努力工作。但對某些人來說,他們之所以工作,因為他們無法從工作中自拔,離不開工作,他們就像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一樣,完全無法讓自己停下來。
如果你屬於前者,那說明你還正常;但如果是後者,恐怕你已經對工作著魔,並犯了工作上癮的毛病。換句話說,你已經變成了工作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