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陸軍作戰力量現代化進程(2 / 3)

2001~2011年美陸軍提出並不斷完善了“全譜作戰”概念,在突出穩定行動重要性的同時,強調作為聯合部隊的一部分,奪取主動權對陸軍行動勝利的重要性。2011年初,美陸軍製定了“2015年條令戰略”,計劃在2015年底前,把現行野戰條令(FM)分成五類,即美陸軍理論出版物(ADP)、美陸軍理論參考出版物(ADRP)、野戰條令(FM),美陸軍技術出版物(ATP)、應用軟件(APP)等,以形成全新的條令體係;減少條令篇幅與數量,發揮新興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的影響作用,使條令更具協作性和可用性。

2011年10月,美陸軍理論出版物《聯合地麵作戰綱要》正式頒發,標誌著美陸軍新的條令體係工程成功開始,這無疑是美陸軍條令建設史上的一個裏程碑。“聯合地麵作戰”(UnifiedLand Operations)理論是“空地一體戰”和“全譜作戰”理論水到渠成的“智慧結晶”,概念名稱本身就表明,陸軍行動是聯合行動或多國聯盟行動的一部分,必須將陸軍行動和美國的軍事行動、盟軍部隊行動融為一體,陸軍才能充分發揮對聯合行動的貢獻。

“聯合地麵作戰”理論強調主動權的作用、全譜作戰和任務指揮,提出了以“一個基礎、兩個核心”為主體的新思想。“一個基礎”突出了“殺傷力”在所有陸軍作戰能力中的重要性,認為“殺傷力”是軍事行動最基礎的部分,是有效實施進攻、防禦及穩定行動的基礎,無論戰鬥與非戰鬥任務中,“殺傷力”都應是陸軍部隊的一項永久性需求。

“兩個核心”是認為“諸兵種合成機動作戰”

(Combined Arms Maneuver)與“廣域安全”(Wide Area Security)是適用於陸軍各層級所有行動的兩種核心能力,“諸兵種合成機動作戰”的含義是“在聯合行動中運用作戰力量要素,擊敗敵方的地麵部隊,奪取、占領並防守陸上區域,在物理、時間和心理上建立相對於敵方的優勢,以奪取並利用主動權”。

“廣域安全”的含義是“在聯合行動中運用作戰力量要素,保護民眾、部隊、基礎設施和行動的安全,消除敵方優勢,鞏固既得成果,以保持主動權”。“兩個核心”分別代表了達成戰場主動權的兩個方麵,即獲得並保持主動權和阻止敵方獲得主動權,有助於指揮官描述如何安排作戰力量要素,統一籌劃進攻、防禦和穩定行動,以取得優勢。適應防務戰略新調整,提出2020

年陸軍作戰能力建設目標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美陸軍基本完成整體轉型,而麵向第二個十年,美陸軍又提出新的發展設想。

美國新“防務戰略指南”劃定了2020年前防務資源分配的基礎框架,將對美軍作戰力量現代化進程產生持續性影響。2012年1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國防部長帕內塔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在五角大樓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高調公布了題為《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的“防務戰略指南”,要求美軍利用技術、聯合和網絡方麵的優勢,建設規模更小、適應性更強、技術先進、反應敏捷、戰備程度高的未來聯合部隊。

收縮戰線。縮減作戰力量規模,提高現代化水平

新“防務戰略指南”表明,美國行政當局麵臨綜合國力下降、全麵幹預國際事務力不從心的實際情況,決心調整10年“反恐戰爭”造成的防務失衡狀態,力圖以亞太地區為重心,在收縮中謀求發展,通過大規模開展軍事係統內部變革和軍事布局的外部調整,實現“減國防預算不減作戰能力”的目標,努力確保其全球“軍事超強”地位。為此,美陸軍計劃在2017年前較大幅度地縮減部隊規模,現役部隊將從目前的56.2萬人減少到49萬人。在縮減兵力規模的同時,美軍認為“現代化將是確保美陸軍繼續保持優勢的關鍵所在”,必須在陸軍的3個支柱,即兵力/部隊結構、戰備和現代化之間維持平衡。美軍將通過改變其現代化和裝備采購戰略,確保在繼續滿足近期作戰需求的同時,預先考慮建設2020年陸軍的可能需求,並恢複發展長期優勢裝備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