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鐵嘴銅牙,智勇兼備得先機(1)(2 / 3)

即使對方態度粗暴,也應和顏悅色地用肯定的句型來表述否定的意思。比如,當對方情緒激動、措詞逆耳時,也不要指責說:“你這樣發火是沒有道理的。”而應換之以肯定句說:“我完全理解你的感情。”這樣說既婉轉地暗示“我並不讚成你這麼做”,又使對方聽了十分悅耳,對你的好感油然而生。

當談判陷入僵局時,也不要使用否定對方的任何字眼,而要不失風度地說:“在目前情況下,我們最多也隻能做到這一步了。”

有時為了不冒犯對方,可適當運用“轉折”技巧,即先予肯定、寬慰,再轉折、委婉地否定並闡明自己的難處。如“是呀,可是……”、“我理解你的處境,但是……”、“我完全懂得你的意思,也完全讚成你的意見,但是……”這種貌似讚成,實則什麼也沒接受的語言表達方式,體現了“將心比心”這一古老的心理戰術。它表示了對於對方的同情和理解,而贏得的卻是“但是”以後所包含的內容。

2.巧妙運用各種技巧說服對方

學會說服是每個談判者必備的技巧,隻有說服對方,他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你。

談判中能否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是談判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談判中的說服,就是綜合地運用聽、問、說等各種技巧,改變對方的最初想法而接受己方的意見。

福柯公司對分銷商的代理感到有些失望,於是開始致函該公司,列述了具體的不履約事例,這些事例似乎構成了合同終止的法律依據。最後,福柯公司首席執行官打電話給分銷商的首席執行官,要求終止他們之間的合同,並宣稱,分銷商現在欠下福柯公司的債務約有200萬美元。

據分銷商私下估算,如果合同因不履約而終止,公司的負債將會接近300萬美元。但是,分銷商對福柯公司的許多不履約指控表示質疑,並將福柯公司最近遭受的挫折歸結為市場狀況。雖然分銷商認為,福柯公司提出的“不履約”法律指控證據較弱,但該公司知道,福柯公司可能試圖轉移業務,迫使分銷商起訴以避免損失。

有顧問建議,不要圍繞“由於不履約而終止合同關係”來對談判加以變形說服,而是通過另外方式歸納問題的性質,讓其成為有力的變形說服條件。在接下來的電話會談中,分銷商的首席執行官向福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指出,分銷商依照福柯公司的要求簽訂了永續合同,並專門為福柯公司進行了大量投資,明確期許雙方合作關係永續長存。並且針對福柯公司的不履約指控提出有力質疑。他還著重強調了福柯公司另換分銷商所存在的風險,講述了另一個單方麵轉移業務,結果讓製造商失去好幾年業務增長機會的事例。簡而言之,分銷商間接指出:福柯公司若拋棄業經磋商同意的協議,即便是最佳另選方案,都是非常糟糕的。

針對福柯公司的不滿,分銷商提出可以終止合同,條件是自己須“因失去盈利、永續的關係而獲得賠償”。在論述了這種終止方式的道理與操作細節後,分銷商向福柯公司提交了淨現值計算方式,將合同對分銷商的價值估算到1500萬美元以上,從而逐步讓福柯公司在這個基礎上參與商討。

分銷商有意識地讓會談離開最初的主張(即它應當為不履約而支付賠償),轉而變形描述於這樣的概念:隻有得到賠償後,自己方可允許福柯公司如願以償地脫離永續合同。

在這個過程中,福柯公司對可能協議的認知,從期望向分銷商索取賠償金,轉變成了事實上要給予分銷商賠償。分銷商最終通過和解協議,獲得了大約800萬美元。通過成功地對談判進行變形說服,分銷商原先估算將欠付福柯公司300萬美元,結果卻轉虧為盈,前後相差1100萬美元。

說服是談判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談判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整個談判過程中,談判者必須對自己嚴格約束,不能信口開河,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一個年輕人下夜班騎車回家,不幸跌進施工挖的溝中,造成骨折住院,花了數千元醫藥費,幾個月沒能上班,工作也丟了。年輕人找到施工單位要求賠償,可施工單位說與己無關。他的蠻勁上來了,和幾個哥兒們商量好要去收拾那個工頭,砸那個工地。他父親知道了,攔住他們說:“你可不要胡來,本來你現在占理,以動手就沒理了,而且還違法。”年輕人聽了很反感,說:“說的好聽,我到哪裏說理?找誰都說不管。”父親說:“你不學法,當然找不到理。你看,法律中有這樣的條文: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明顯標誌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經父親這樣一點撥,年輕人緊蹙的眉頭展開了。他將安裝地下管道的自來水公司告上了法庭,在法院的審理下,索回了賠款,解決了問題。他說:“多虧了父親的指點,不然,結果是什麼樣就不可而知了。”

說服是一門很重要的藝術。一個談判者,隻有掌握高明的說服技巧,才能在變幻莫測的談判過程中左右逢源,達到自己的目的。

俄國十月革命剛剛勝利的時候,象征沙皇反動統治的皇宮被革命軍隊攻占了。當時,俄國的農民們打著火把嚷道,要點燃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將皇宮付之一炬,以解他們心中對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識的革命工作人員出來勸說,但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