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鐵嘴銅牙,智勇兼備得先機(1)(1 / 3)

談判桌上,說話的技巧至關重要,談判成功與否是由談判者的說話能力決定的。在談判出現僵局的情況下,高明的談判者善於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從而在談判中贏得先機、掌握主動。

1.在和諧的氛圍裏開始談判

如果在談判一開始就形成良好的氣氛,雙方就容易溝通,便於協商。所以每個談判者都喜歡在一個良好的氣氛中進行談判。

談判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談判的氛圍。一位專家曾這樣說:“一個老謀深算的人應該對任何人都不說威脅之詞,不發辱罵之言,因為二者都不能削弱敵手的力量。威脅會使他們更加謹慎,使談判更艱難;辱罵會增加他們的怨恨,並使他們耿耿於懷,以言辭傷害你。”

在談判進程中,應始終如一地與洽談對手以禮相待,事事表現出真誠的敬意。堅持平等協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相互尊重。不允許仗勢壓人、以大欺小。如果在談判的開始有關各方在地位上便不平等,那麼是很難達成讓各方心悅誠服的協議的。同時,要求洽談各方在洽談中要通過協商,即相互商量,求得諒解,而不是通過強製、欺騙來達成一致。要明確雙方之間的關係,要做到人與事分別而論,談判桌上是對手,談判桌外是朋友。

對談判氛圍的把握與控製,依賴於談判的禮節。當然,遵從談判的禮節也不一定能取得談判的成功,但至少可以給人留有餘地,為以後再談判創造條件。

在談判過程中,要將“禮儀”擺在首位。在任何情況下,都應本著心平氣和、彬彬有禮、互敬互愛的原則與談判對手和平相處。即使產生利害衝突,也要時刻保持紳士風度。最好是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樣對出現雙贏的局麵有很大幫助。

談判不同於決一勝負的比賽。如果純粹以一決雌雄的態度展開談判,談判者勢必要竭力壓倒對方,以達到自己單方麵期望的目標,即使善於巧言令色,也要冒一敗塗地的風險。因為策動人們談判的動力是“需要”,雙方的需要和對需要的滿足是談判的共同基礎,對於共同利益的追求是取得一致的巨大動力。因此,真正成功的談判,每一方都是勝者。

一般說來,談判可分為合作性談判和競爭性談判兩大類型。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談判都必須和“言”悅色“燒熱爐灶”,以創造融洽氣氛,溝通談判雙方,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際關係。以下幾種方法對談判者可能會有所幫助。

(1)言談舉止禮貌。

有個美國人到曼哈頓出差,想在報攤上買份報紙,發現未帶零錢,隻好遞過10元整鈔對報販說:“找錢吧!”誰知報販很不高興地回答道:“先生,我可不是在上下班時來替人找零錢的。”這時,等在馬路對麵的朋友想換種說話方式去碰碰運氣。他過來對報販說:“先生,對不起,不知你是否願意幫助我解決這個困難,我是外地來的,想買份這兒的報紙,但隻有一張10元的鈔票,該怎麼辦?”結果,報販毫不猶豫地把一份報遞給了他,並且友好地說:“拿去吧,等有了零錢再給我。”後者的成功在於禮貌待人,語言暖心,滿足了對方“獲得尊重的需要”,終於取得了對方的合作。

談判之初,談判雙方接觸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談舉止要盡可能營造出友好、輕鬆的良好談判氣氛。做自我介紹時要自然大方,不可露傲慢之意。被介紹到的人應起立並微笑示意。詢問對方要客氣,如有名片,要雙手接遞。介紹完畢,可選擇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稍作寒暄,以溝通感情,創造溫和氣氛。

談判之初的姿態動作也對談判氣氛起著重大作用,目光注視對方時,應停留於對方雙眼至前額的三角區域正方,切忌雙臂在胸前交叉。談判之初的重要任務是摸清對方的底細,因此要認真聽對方談話,細心觀察對方舉止表情,並適當給予回應,這樣既可了解對方意圖,又可表現出尊重與禮貌。

(2)改變人稱,勿加評判。

在談判過程中,即使你的意見是正確的,也不要動輒對對手的行為和動機妄加評判,因為如果談判失誤,將會造成對立而難以合作。如發現對方對某項統計資料的計算方式不合理時,就貿然評論說:“你對增長率的計算方式全都錯了。”對方聽了,顯然一下難以接受。如果將這句話改變人稱並換一種表述方式,其效果就大相徑庭了:“我的統計結果和你的有所不同,我是這樣計算的……”對方聽後就不會產生反感了。

這種方法的訣竅是:將“你”換成“我”,將評判的口吻改成自我感受的口吻。在一般的場合又應注意盡量避免使用以“我”為中心的提示語,諸如“我認為……”、“依我看……”、“我的看法是……”、“我早就這麼認為……”等,上述每一句開頭的“我”都可改為禮貌用語“您”。

(3)多用肯定,委婉拒絕。

在適當的時候采用適當的方式肯定對方。若對方觀點與己方一致或相接近時,或對方的要求屬我方談判計劃中可作讓步的問題,我方應抓住機會,中肯地肯定這些共同點和想法。同時,還應及時補充、延伸雙方一致的論點,引導、鼓勵對方暢所欲言,使談判逼近目標。

如果在談判中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時,不要直接用“不”這個具有強烈對抗色彩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