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藝文雖然沒說什麼,可是心裏有些不舒服,感覺自己的勞動成果被“懶人”瓜分一樣,他越來越不滿意這種“大鍋飯”現象。不過,馬藝文並沒有被這種現象“腐蝕”,他還是勤奮地工作著。馬藝文相信,付出終會有回報。
果然,半年之後,馬藝文就被提升為業務副經理。而他升職的原因正是因為他的勤奮。公司老總在表彰大會上這樣評價馬藝文的表現:“他的表現非常好,非常勤奮,雖然我經常不在公司,但是我仍然知道他是我想要的員工。勤奮足以讓他勝任這份工作。”
“讓我們勤奮工作。”古羅馬皇帝的遺言,一個帝國統帥都深知其中的道理,難怪他們會建成一個偉大的帝國,然而最終的毀滅,亦是在一種安逸的環境中忽視了這句話的存在——他們做了溫水裏的青蛙。對我們也一樣,雖然我們不能依靠這句話去建造或者複興一個帝國,但它對每個人確實有著提神醒腦的功效,是我們獲取成功的基本原則。
修煉心法
天才就是勤奮
哪裏有超乎常人的精力與工作能力,哪裏就有天才。不勤奮,無所得。天才,2%是靈感,98%是汗水。天才就是勤奮,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逼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勤奮,再勤奮。
亞曆山大·漢密爾頓說:“有時候人們覺得我的成功是因為天賦,但據我所知,所謂的天賦不過就是努力工作而已。”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能使學業和事業有所成就,嬉耍會使學業和事業遭到失敗。大凡有作為的人,無一不與勤奮有著難解難分的緣分。勤奮能塑造偉人,也能創造一個最好的自己。我們從古今中外卓越的偉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凡是能創造最好的自己的人,他們的努力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勤而不怠卻是相同的。勤學習、勤積累、勤思考、勤質疑能使人達到析疑釋惑、豁然開朗的境界。
(第五節 轉機5 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職場透視
小李在合資公司做白領,他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小李的同事小張,也有同樣的想法,但是他沒有幹等機會,而是經常主動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也在這個時候去乘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他的同事小王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奮鬥曆程,弄清了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並且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做了這些準備之後,小王總是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王終於在電梯裏碰見了老總,他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仙人指路
一個機遇,能扭轉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機遇在成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人總結出人的成功取決於三大要素:天才、勤奮和機遇。其中,機遇更是必不可缺的,有的人才華過人,有的人勤奮肯幹,可總與成功無緣,此時欠缺的便隻是機遇。而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就是因為機遇來了。
當我們苦於沒有機會的時候,可以嚐試著為自己創造機會。機遇就像一個蒙著麵紗的女人,你必須知道如何尋找她、捕捉她、等待她,知道如何投其所好,先於他人,乘勝追擊,借花獻佛等,才能最終俘獲她的芳心,掀起她的蓋頭來,才能看到她對你燦爛的微笑。但是,有多少人在歎息自己雖然竭盡全力,卻一無所獲?
有一個人,他在森林裏穿行時,突然掉進了一個十多米深的土坑裏,沒有人去救他。他將死之時,冥冥之中好像有個聲音對他說:“你摔傷了不能動彈了嗎?”
“沒有,我一點兒也沒有傷著。”掉在坑裏的人回答說。
那個聲音又問:“那你怎麼還在這兒沒有出去呢?”
“看來我運氣不好,沒有人來救我呀。”坑裏的人回答說。
那個聲音又響起:“那你怎麼不自己創造出去的機會呢?”
“我一心隻在等待救援,哪裏想到還能自己創造機會出去呢?”坑裏的人回答說。
“其實,隻要你動腦筋,是會有很多辦法的,你可以創造許多出去的機會。比如,這坑的上邊全是灌木叢,如果你把衣服撕成布條,搓成繩子,拴上一隻鞋,再把鞋拋上去,隻要鞋能卡在灌木叢中,你不就可以攀著繩子上去了麼?”
聽了這句話,掉在坑裏的人忍著劇痛站了起來,他把衣服撕成布條,搓成繩子,拴上一隻鞋,再把鞋拋到坑上,鞋子恰好掛在了灌木叢裏……他自己救了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準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也有待於我們去創造。本節開頭例子中的小李和小張都在苦苦等待機會,他們沒有等到。小王沒有被動地等待機會,而是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了機會,因此他贏得了老總的青睞。
英國人曾有這樣一句諺語:“如果良機不來,你就自己創造良機。”可生活中就有許多人,天天抱怨自己命運不好,上天沒有給予他好機會,所以他一生都很不幸。
有個年輕人靠在一塊大石頭上,悠閑地曬著太陽。這時,一個老人從他旁邊經過:“喂,年輕人你在做什麼?”
“我在等待機會,等待成功的機會!”年輕人回答。“等待機會?哈哈!機會是什麼,你知道嗎?”老人問。
“不知道,不過,聽說機會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隻要來到你身邊,你就會走運,或者當上官,或者發了財,或者娶個漂亮老婆……反正,美極了。”
“唉,你連機會是什麼都不知道,還等什麼機會?還是跟著我走吧,讓我帶著你去做幾件有益的事吧!”那老人說著就來拉他。
“去去去!少來添亂!我才不跟你走呢!我要在這裏等待機會!”年輕人不耐煩地說。
老人搖搖頭,歎息著離去。
沒過多久,又一個老人來到了年輕人身邊說:“你在幹什麼呢?”
“我在等待機會!”年輕人說。
“等待機會?你等到了嗎?”老人問道。
“沒呢,相信我馬上就等到了,我有預感!”年輕人信誓旦旦地回答說。
“哈哈哈哈哈哈……”老人立刻大笑起來。
“你笑什麼啊?”年輕人非常疑惑。
“年輕人,你知道嗎?剛才拉你走的那位就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天使,他能呼風喚雨,但是你卻拒絕了他,你已經失去機會了!”老人慢悠悠地回答道。
“天啊!我把他放走了。不,是我把他攆走了!”年輕人後悔不及,急忙站起身呼喊,希望他能返回來。
“一切都沒有意義了,”老人說道,“我告訴你關於機會的秘密吧:它是一個不可捉摸的家夥。你專心等它時,它可能遲遲不來;你不留心時,它可能就來到你身邊。見不到它,你時時想著它;見到了,你又不認識它;如果當它從你身邊走過時你抓不住它,那麼它將永不回頭,使你永遠錯過它!”
“那我已經失去這次機會了,該怎麼辦呢?”年輕人非常失望。
“別擔心,年輕人,到手的機會已經失去,這並不表明你已經沒有機會了,機會是等不來的,在沒有機會的時候,你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以後的機會,隻有靠你自己創造了。”
“可惜,我不會創造機會呀。”年輕人為難地說。
“那麼,現在,我教你。首先,站起來,永遠不要等!然後放開大步朝前走,見到你能夠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時你就學會了創造機會。”
是啊,機會是等不來的,在沒有機會的時候,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讓我們重溫一句格言吧:“最能幹的人並不是那些等待機會的人,而是那些創造機會、運用機會、攫取機會、征服機會的人。”要想成功,必須自己創造機會。等待那把我們送往彼岸的海浪,海浪卻永遠不會來。愚蠢的人,隻會坐在路邊,等有人來邀請他分享成功。還是那句話:“愚蠢的人等待機會,聰明的人創造機會。”
雖然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誰能說那醉人的酒香本身不是一種“自我表現”,不是獲取機會垂青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我們在提倡低調內斂的同時,也要抓住一切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別人特別是上司發現你的能力,知道你是值得委以重任的,這樣,你才能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會讓人覺得可有可無。懂得在合適的時刻表現自己不僅是一種可貴的才能,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在人生道路上,機遇有時不請自來,有時卻偏要你自己去求取,用心去創造。優秀的人不會坐等機遇的到來,而是主動伸出雙臂擁抱機遇。一個成功的人,絕不是一個逍遙自在、沒有任何壓力的觀光客,而是一個積極投入的參與者。
修煉心法
強者創造時機,弱者等待時機
一個人要想成功,固然離不開聰明的頭腦和不懈的努力,但是,果斷地把握時機也非常重要。許多人感歎那些遇到好機會的人,但正如居裏夫人所說:“強者創造時機,弱者等待時機。”
時機雖然存在一些偶然的成分,但隻要你能在這些偶然的成分中摻雜一些人為的因素,又何嚐不能創造良機呢?當然,有創造就會有風險,在創造之前,你一定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心理承受能力,去麵對可能降臨的失敗。不過,更多的時候,你收獲的是時機帶來的成功!
(第六節 自我診斷↓你有跳槽的必要嗎?
現在人才市場活躍,跳槽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那麼,身在職場的你是否也有此衝動呢?專家認為,無論你是否預備跳槽,你都應該善待你目前的工作,雖然,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並不意味著就是你終身的工作,但卻是你找到更好工作的基礎,因為你畢竟在目前的工作中積累了你的職業含金量。即使跳槽,也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清楚了然後再跳。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應該跳槽呢?如果你也正為此煩惱著,就請做一下下麵這個小測試吧!
1.你覺得公司所在行業的前景:
a.正在走下坡。一1分
b.像一件太緊的內衣,令人很不舒服。一2分
c.像一條穿著很舒服的舊牛仔褲。一3分
2.在公司表現不錯,你可以獲得:
a.肩膀上被拍幾下。一1分
b.開什麼玩笑,在這裏隻有那些溜須拍馬的混混兒才被重用。一2分
c.在我公司裏,沒有所謂的表現不錯。一3分
3.公司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a.像《紅樓夢》裏的王熙鳳與平兒。一1分
b.老板做的事換了任何人都能辦得到。一2分
c.我幾天也見不到老板一次。一3分
4.目前的工作:
a.整天都是麻煩事兒,隻盼著下班。一1分
b.馬馬虎虎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唄。一2分
c.難度很大,我有點怯陣。一3分
5.整體而言,我的同事:
a.對我的私事比對他們自己的工作更感興趣。一1分
b.比我爸媽更煩。一2分
c.同事?我工作忙時沒有一個人與我共事。一3分
6.上司稱讚你的能力,並暗示將會提升你,不過要看你新任務的完成情況,你:
a.提升的機會令你興奮,但艱難的新任務令你有壓力,
希望以後不要這樣。一1分
b.不情願地接下新任務,並打算另謀高就。一2分
c.興致勃勃地接下任務,認為是提升的好機會。一3分
7.你有工作安全感嗎?
a.我覺得朝不保夕。一1分
b.我不可能逃過解雇這一劫。一2分
c.我能調整好現在的心情。一3分
8.工作之餘,你有其他愛好興趣嗎?它們是否對你的工作有幫助?
a.有愛好興趣,但與工作無關。一1分
b.沒有愛好興趣。一2分
c.有幫助。一3分
9.你的才能:
a.沒變化。一1分
b.日益荒廢。一2分
c.與日俱增。一3分
10.你覺得你的個性對你的職位有幫助嗎?
a.沒感覺。一1分
b.沒有。一2分
c.有。一3分
◎自測結果
10分以下:你是到了需要好好尋求新機遇的時候了,別太“迷醉”於那種實際上並不健康的慣性中。
11~20分:雖然說“做生不如做熟”,但你的內心還是準備好了換工作的——隻要你遇上更合適的。
21~30分:你對自己的職業具有高度的滿足感,目前的工作對你來說算是一種樂事,所以請不要考慮換工作。
行走職場勝經七
量力而行,敢於說不
上司委托你做某件事情時,你要認真考慮好,這件事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把自己的能力與事情的難易程度以及客觀條件是否具備結合起來考慮,然後再做決定。學會說“不”,是種自我尊重的表現,隻有尊重了自己以後,別人才能懂得如何尊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