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化龍不知,義軍的第三支援兵,原來是李世民派手下將領蓋茂帶領的一千人馬。
蓋茂的到來,緣於賀璋被李世民接到了太原。
當時,李淵在太原得知賀璋為花木蘭的事得罪了楊淩素,煬帝聽信楊淩素讒言,將賀璋革職,木蘭被打進天牢,心中憤憤不平,帶李世民進京,以向煬帝奏報為煬帝修建的晉陽宮竣工為名,探聽消息。得知賀璋的詳情後,李淵便派李世民火速去汝州將賀璋接往太原,之後便離開洛陽,回到太原,等待賀璋到來。
這天晚上,李淵正在書房內看書,老家人進來稟報說:“老爺,有一位叫張方哲的將軍遠道而來,拜望老爺。”
李淵一聽,立刻放下手裏的書說:“快快有請!”老家人便去請張方哲進來。李淵一見張方哲便問:“張將軍在邊關留守,何事到來?”張方哲說:“賀元帥差點兒喪命,被革職還鄉。萬歲要逼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作妃,花將軍不從,被打入天牢。唐公可知曉?”李淵問:“你們在邊關,也聽到了消息?”張方哲說:“留守的將士們聽說了此事,紛紛鬧著回京麵見萬歲說理,被在下和龍一光將軍製止了。龍將軍和在下計議,來找唐公商議此事。”李淵說:“你們想讓我參與搭救賀元帥和那花木蘭?”張方哲說:“除非唐公,無人能擔此大義!”
李淵一笑,說:“不瞞張將軍說,我已帶世民進京將消息打探確實了。元帥巧妙運籌,已將花將軍從天牢救出。花將軍隨一幫義士上了青龍山,賀元帥回了原籍汝州賀家莊。我已讓世民帶人馬去接賀元帥來太原,還沒有回來,我正等得焦急呢。”
張方哲一聽,十分高興:“哎呀,太好了!……我在這裏,便可見到元帥了!”
“但不知賀元帥肯不肯來。”李淵又說。
張方哲思考著說:“元帥已無路可走,怎會不來?”
李淵又笑了笑:“你能不知賀元帥的脾氣?對朝廷忠貞不二,拗得可以呢!”
“唉!沒想到先帝晏駕,煬帝登位,元帥和我們沙場征戰不顧生死,保的卻是一個**無道的昏君!如今萬民憤怒,天下英雄蜂起,隻怕改朝換代有日啊!”張方哲說罷,詭秘地望著李淵。
李淵又是老練地一笑:“嘿嘿!朝廷逼人造反,百姓不得不反!這樣一個皇上,改朝換代也罷!”
張方哲望著他,試探地問:“唐公有何心向?”
李淵又掩飾地又笑了一笑:“嘿嘿!我為皇上臣子,一心忠於皇上,別無二想啊!”
張方哲說:“唐公不會忘了當時的民謠吧?”
“什麼民謠?”李淵故作忘記了。
“一曰‘李子結實並天下,楊主虛花沒根基。’二曰‘日月照龍舟,淮南逆水流,掃盡楊花落,天子季無頭。’”
“哈哈!那是當時的晉王、眼下的煬帝差親信張衡暗布流言,陷害我李淵的。”
“唐公哪裏知道,如今竟顯得他們弄巧成拙了!眼下這民謠被到處傳唱,說真天子要出來救民於水火了!”
李淵站起身來,朝向外踱了幾步,故意說:“民間俚語,何必理他?”
張方哲覺得李淵說的不是真心話,起身趨近幾步,望著李淵笑了笑:“唐公真的無心去理?”
“真的無心去理。”
“唐公這樣說,就算是無心去理吧。我倒要向唐公說一句真心話。眾人都看你們父子體釁民情,處處仗義,定是成大器者。如今眾望所歸,都盼唐公振臂一呼呢!”
李淵急忙製止他:“張將軍,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讓朝廷知道了,豈有我們父子的命在!”
“哈哈哈……”張方哲覺得他這話無疑於不打自招,猜定他請賀璋來太原定是如此用意,便開朗地大笑起來,有意地問,“唐公請賀元帥來太原,卻是為何?”
李淵理直氣壯地說:“我與賀璋乃是舊友,豈能見死不救?”
張方哲見他仍在回避,說:“唐公不要繞彎子了。我相信唐公是心中有數的。實不相瞞,邊關將士都要求歸唐公,我和龍一光將軍商議之後,才專門來與唐公商議的。”